什么樣的領導才是好領導(領導的職責是什么)
對于“領導”這個崗位,許多人理解不正確,認為領導只需要把工作任務分配一下,等待任務結果,沒完成任務的罵一頓。這是監工,不是領導,用這種方式做領導是要犯大錯誤的。
一、領導的職責
領導的職責有兩點,一是用對人,二好是指路。
(一) 用對人。
首先是指要了解團隊成員的特點。每個人的年齡、性格、信仰、專業水平各有不同,根據其特點合理分配,使人盡其才。以年齡為例,我們去政府部門或傳統企業溝通,則宜派出年齡大些,相對穩重的人選;如果去互聯網公司,則宜派出較為活躍年輕些人選。以性格為例,有些人相對獨立,分配任務宜說清目標和方法,中間減少干擾;有些則依賴性較強,遇到問題容易懈怠,則宜多關注其過程。領導首先要對團隊成員有詳細的了解,這是管理好團隊的基礎。
再者是要尊重人。人與人之間應當相互尊重,這是基本的道理。但越是基本的道理,我們卻越難做好,尤其是領導對于下屬,心理上容易帶有居高臨下的優越感,語氣上帶著命令式。須知,房梁比墻要高,但那是被墻架起來的。沒有下面的磚架起上一層的磚,上一層的磚架起房梁,房梁又如何在墻之上?老子說“長短相形,高下相傾”,恰是領導和下屬各有各自擅長和不擅長部分,相互合作相互彌補,才得以把工作完成更好。如果“長”鄙視“短”,“高”蔑視“下”,下屬分崩之時,領導也就失去價值了。
又再是培養人。大家出來工作,一為掙錢,二為進步。跟對了老板能掙錢,跟對了領導能進步。在不影響工作效果的基礎上,領導應當多給機會以鍛煉下屬。何謂機會?比如獨立決策的機會、新領域的機會、新人脈的機會;開發領域使用新技術的機會、制造行業接觸新產品線的機會等等。領導要打開胸懷培養人,下屬進步越多,團隊的戰斗力越強,領導也越輕松。
(二)指好路。
指好路是給予工作方向和予工作方法。直白的說,就是“到哪兒去”和“如何到達”這兩個問題。引入毛選一段話“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頓。”
例如:1、下一階段的重心是提高良品率,這是工作方向。校正流水線機器的精度,規范操作流程,培訓操作員提高熟練度,良品率異常重檢流水線等等,這是工作方法。
2、我們要做一套過磅軟件,這是工作方向。需求產品調研、客戶采訪、功能設計、數據庫設計、模塊分組,測試用例設計等等,這是工作方法。
如果領導只布置任務要“提高良品率”或“做過磅軟件”,但不給具體的工作方法,團隊成員則茫然無措。如果不給方法的同時,還制定嚴苛的期限,則團隊成員會恐慌,逃避,積累情緒。
工作方向和工作方法是是領導的本職工作。試想:領導的崗位和工資都比下屬要高,具體工作也是下屬執行。如果在工作方向和工作方法上,也由下屬自己搞定,那還要領導干什么?
二、領導的權力來自其專業性
部門領導和部門成員共同面向公司簽訂契約,由公司約定了各自的分工,因此本質上領導和下屬是平等的關系,只是公司委托部門領導管理其下屬的勞動方式和勞動成果。
在現在這個高度自由、高度流動性的社會,尤其是技術性崗位和專業性崗位,領導的權力來自于其專業性而非其他。只有領導在其專業性、判斷力、決斷力在其下屬之上,為其下屬規劃好工作方向,指導其工作方法,讓其有跡可循,有路可走,然后才能管理其勞動成果。
如果領導對待下屬,在工作方向上不能予以規劃,在工作方法上不能予以指導,在專業性難題不能予以攻關,而只是分發任務、催促結果,則必然得不到下屬的擁護和尊重。
三、學會正確的批評
批評與自我批評是讓團隊成員改正錯誤保持進步的有力工具,批評的工具用對了,團隊則團結好,進步快。
然而,絕大多數人不理解批評的正確含義,把罵人、挖苦、諷刺、指責、訓斥等作為批評,這是極不嚴肅、極不負責的表現。
舉例:一輛車陷在淤泥里,綁上鋼絲繩用另一輛來拉,鋼絲繩上沒有搭上衣服。
批評(1):你TMD怎么掛的鋼絲繩?不知道搭件衣服在上面!--這是罵人。
批評(2):呵!在哪兒學的救援知識,你這得救死過多少人啊?--這是諷刺挖苦。
批評(3):你憑什么把鋼絲繩綁成這個樣子,你是故意想打壞別人車玻璃嗎?--這是指責。
批評(4):你怎么干的活兒?能干就干,不能干滾蛋。--這是訓斥。
須知,批評的本意是“讓人知道其錯誤,錯誤的原因、錯誤后果,及改正錯誤的辦法”。因此,正確的批評是一次教學行為。
如果我們換一種方式:“你綁的鋼絲繩有安全隱患。車輛在拖動的時候瞬時沖擊力很大,鋼絲繩可能崩斷。輕則打碎汽車玻璃,重了可以打傷旁邊的人。在鋼絲繩上搭一件衣服或軟樹枝,鋼絲繩即使崩斷,力量也會被消弱很多。你要記得這一點,不可再犯這樣的錯誤”。
如果是這種批評,恐怕再驕傲自大的人也能接受。常聽人說:“現在的年輕人,脾氣大的很,說上一句蹦三尺高”云云。這不是年輕人脾氣大,而是自己對“批評”的理解有誤,批評的方式不對。
人都希望掙錢,但也都希望進步,進步才有成就感。如果一個領導批評下屬,能指出其錯誤、原因、后果、改正措施,我想沒有人會拒絕進步。如果連這種批評都聽不下去的,肯定是極少數,對于拒絕進步的極少數,和平的讓其離開團隊即可。
四、唯有道理可以服人
你罵對方,對方還以還口;你打對方,對方可以還手。你冷處理對方,對方樂得清閑,也不搭理你。對方怎么才能服你呢?絕對權力的本質是暴力,你沒有絕對權力,你能選擇的只有“道理”。
一件事,你分析的絲絲入扣,你把各種方法的優缺點論證的清晰,你講的有道理,別人自然服。理越辯越明,尤其是技術性和專業性崗位,客觀邏輯不以誰級別高而有不同,完全可以以理服人,也唯有道理可以服人。
五、總結
領導和下屬承擔不同的分工,屬于平等關系;布置任務等待結果的是監工不是領導;領導的權力來自于專業性;領導的本職工作在于規劃工作方向和指導工作方法;正確的批評使團隊進步,錯誤的批評傷人自尊使團隊消耗。
來源:丁不二軟文營銷平臺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