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往年618不同,今年618的熱度并不高,別說“戰報”了,就連關注度都極低。毫不夸張地說,今年618或許是某貓最慘淡的一年,尤其在“失去”李佳琦后,成交額出現了大幅度下滑。那么問題來了,為何今年618如此安靜呢?

網友的一句話道出了普通人的心酸,“工作都沒了拿啥消費”?今年618之所以會靜悄悄的,有3個原因,每一個都很現實。你是因為哪個原因而不再關注618呢?

1、收入減少,消費更加謹慎

進入2023年后,不少大廠都爆出了裁員的消息。最近爆火的新東方直播間,不也是在轉型嗎?有很多的員工都離開了。大廠都撐不住了,這也導致了不少員工失業,收入減少,自然也對消費更加謹慎了。非必要的花費,能省就省。

而且這次的影響也涉及到很多不可控因素,比如疫情,沒有人知道疫情到底什么時候能夠結束,為了降低風險,并且給自己足夠的安全感,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恢復了理性,不會再被商家的“套路”牽著鼻子走了。

2、套路太多,消費者不玩了

不管是618也好,還是雙11也好,看似活動力度很大,但其實還是有很多套路的。最常見的套路就是漲價后再減價,相信很多消費者都碰到過。而且618的價格不見得比平時便宜,大部分打折的產品都是舊款,唯獨數碼電子產品值得入。

看了這么多年,消費者也變得精明了,對于商家的套路也了如指掌。由于商家的套路已經讓消費者失去了信任,所以很多消費者都不玩了。沒必要在618和雙11囤貨,“斷舍離”的購物方式似乎已經成為了主流,非必要不入手。所以今年的618對于消費者來講并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3、直播火爆,每天都是“618”

說實話,現在點開某寶或者某東,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去挑選產品。而在直播間里,主播介紹的每一款產品,自己都想要入手,這就是差別。隨著直播行業的崛起,人們的購物方式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之前,消費者在需要某件產品的時候才會去電商平臺搜索,但現在,消費者每天在直播間看到什么買什么,所以家里面日常用品、衣服、食物等都不缺,就沒有必要再去電商平臺搜索了。再加上直播間的價格本來就很便宜了,幾乎每天都是“618”,所以消費者沒必要在618期間湊熱鬧。而且618的產品價格對消費者也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綜上,今年618并非是個例,未來的雙11等購物節都會迎來大洗牌,流量驟減是必然,大部分的流量都已經轉移到了直播行業。當然,另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消費者變得理性了,不愿意亂花錢了。所以商家也不要再想著“一口吃成個胖子”,電商行業“躺賺”時代已經過去了,或許拿出點真誠,能夠打動消費者。話說回來,今年618你買了什么東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