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隱性成本(如何整合企業資源)
企業最大的利潤殺手,并不是那些看得見的成本,而是看不見的隱性成本。
最近,和一位客戶老總交流的時候,他說:怎么現在的顧問公司,都一個腔調,說我的現場到處是黃金,真是這樣嗎?我說,這些顧問公司說得沒有錯,但是只說對了三分之一。至少還有三分之二,甚至更多,是肉眼看不見的黃金,叫隱性成本。具體來說,有這樣三個方面:流轉成本、失敗成本和溝通成本。
大家都知道,這三個成本,在財務報表上是看不到的。所以,很少有人在乎這些成本,以至于我們只知道企業利潤低下,卻不知道該從哪里下手改善。
第一個是,流轉成本。我們都知道,流程管理很重要。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流程管理和流轉成本之間有什么關系?擁有精益思維的人知道,信息流和實物流的流轉速度,和企業的效益成正比。所以,一切造成信息流延遲、實物流停滯的做法,不僅會產生流轉成本,還會影響開源增效。可以這樣說,企業最大的隱性成本,就是由遲緩或者無效的流轉帶來的成本。
第二個是,失敗成本。企業管理中,失敗無處不在,每一次的失敗都在付出成本。新員工進入崗位,會產生犯錯成本。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不良等異常的時候,需要進行修理、返工,造成多種成本損耗。
不良產品流入市場之后,可能造成客戶投訴,需要進行緊急補貨、更換維修,支付索培金等等,產生大量失敗成本。只要你仔細觀察,我們每時每刻都在為各種錯誤買單,支付高昂的隱性成本。
第三個是,溝通成本。在管理實踐中,溝通問題,無處不在,它存在于人與人之間,存在于部門與部門之間。比如,上級以為口述交代好了,但下屬沒聽懂,會產生成本。又比如,部門通知發了,但其他部門不響應,不配合,工作無法完成,會產生成本。如果團隊、部門之間溝通協調不好,不能有效協同的話,其結果是,只消耗成本,卻沒有產出,管理低效。
之所以精益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三項隱性成本,是因為我們分別找到了解決問題的三化妙招。
準時化改善,可以加快信息流、實物流的流轉速度,降低流轉成本。自働化改善,可以預防或者糾正員工犯錯,減少失敗成本。服務化改善,可以轉變作風,以主動服務的精神展開工作,降低溝通成本。
最后,我再強調一遍,精益管理中的三化改善是:準時化、自働化和服務化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