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惠發食品宣布對外投資設立主營預制菜業務的子公司大國味到(山東)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暫定名,下稱“大國味到”),這也是繼其6月份宣布“大國味道”預制菜進駐中國石化易捷便利店后的又一大動作。

惠發食品原是山東諸城老牌速凍食品名企,過去在業內與速凍食品龍頭安井食品(603345.SH)有“北惠發南安井”的美名,在2023年6月上市。

不過,由于種種原因,惠發食品在逐漸傳統業務上失利,其從2023年開始轉型,同時開展預制菜和供應鏈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供應鏈業務中,惠發食品獲得“國民小吃”沙縣在小吃品類研發、供應鏈配送服務、品牌推廣等方面的獨家合作。

在“轉舵”一年半后,惠民食品這艘船航行是否順利?有了沙縣這張“中華美食”的名片,惠發食品的供應鏈業務能否更上一個臺階?

圖片來源:pexels

風口下動作頻繁

速凍食品行業,也就是業內所稱的火鍋料行業,由于分銷渠道傳統,價格戰占市場主流,加上原材料成本上升等,競爭異常激烈,這也導致惠發食品在2023年上市后第一年便增收不增利。

財報顯示,惠發食品2023年實現營收10.42億元,同比增長11%,但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24.71%,只占營收4.32%,為0.45億元。

因此,除了原有速凍食品業務,2023年起,惠發食品面向酒店、校餐等開辟團餐供應鏈業務,更在2023年宣布轉型,成為預制菜賽道的一員。

此次,惠發食品擬以自有資金投資設立大國味到,注冊資本擬為1.5億元人民幣,后續會根據發展經營情況,合理調整投資規模。

公告中,惠發食品表示,此舉是為了開拓公司預制菜產業鏈渠道,進一步推動和優化公司業務布局,鞏固并提升公司在預制菜產業的地位及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惠發食品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為5.91億元,由于該筆投資涉及金額超過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20%,因此,該事項尚需提交公司在2023年8月10日舉行的2023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進行審議。

同樣是預制菜業務,在前不久的6月,惠發食品宣布與中國石化濰坊石油分公司正式開啟合作,其“大國味道”預制菜進駐中國石化易捷便利店,在便利店中設立預制菜加工區和智能化設備,實現冷藏售賣、常溫加工、非明火烹煮等功能?;莅l食品表示將逐步推廣到全市、全省。

易捷便利店。圖片來源:惠發食品官網

然而,預制菜作為如今較火熱的賽道之一,也不是隨便張口便能吃到的蛋糕。無論是“預制菜第一股”的味知香(605089.SH)、服務百勝集團和海底撈的餐飲供應鏈龍頭千味央廚(001215.SZ)、安井食品等,都是賽道上強勁對手。比如,安井食品在2023年半年報中提到,其已形成以華東地區為中心并輻射全國的營銷網絡。

然而,由于惠發食品首發募資嚴重不足,原本計劃投資9767.18萬元的營銷網絡項目,投資額直接砍半,僅有4767.18萬元。并且,惠發食品稱市場競爭環境變化,認為現階段不適宜大規模投入營銷網絡項目,截至2023年底,該項目的投入進度僅有12%,仍在緩慢推進當中。

圖片來源:惠發食品4月19日公布的關于2023年度募集資金存放與實際使用情況的專項報告

7月22日,惠發食品證券部人士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其實公司一直在做預制菜,比如麻辣小龍蝦、小酥肉、火鍋底料等都屬于經加工加熱后就可以食用的預制菜,“只是因為這兩年疫情,預制菜概念火爆,大家為了迎合風口,都用預制菜概念作宣傳?!?/p>

惠發食品曾在2023年年報中表示,2023年是公司戰略轉型逐步落地的重要年份,公司加大了預制菜品研產銷和健康食材供應鏈服務方面的投入。

沙縣小吃的“幕后推手”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惠發食品與“國民小吃”沙縣小吃達成獨家戰略合作。這一年,惠發食品董事長惠增玉以8.13億元的財富成為諸城第二富豪,位居山東榜310位。

惠發食品2023年年報顯示,2023年12月22日,其全資子公司山東新潤食品有限公司出資2元人民幣收購了沙縣新沙一品實業有限公司(下稱“新沙一品公司”),打響與沙縣小吃合作“第一炮”。

據媒體報道,新沙一品公司坐落在福建省沙縣小吃產業園,主要承擔中央廚房及產品的生產供應,通過一條自動化生產流水線,在2023年便能實現一天生產10噸柳葉蒸餃,每天源源不斷地送往全國沙縣門店。

為了打好“國民小吃”這張牌,惠發食品下了不少功夫,在2023年先后各投資120萬元和400萬元,設立沙縣小吃惠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惠聚供應鏈”)和沙縣小吃惠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惠豐餐飲”),還下派自2008年就加入惠發食品的副總經理臧方運,擔任惠聚供應鏈和惠豐餐飲的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惠發食品上述證券部人士告訴時代財經,新沙一品公司主要負責產品生產,惠發食品主要做銷售,惠聚供應鏈是供應鏈管理公司,不過現在業務已經轉到惠豐餐飲負責,而店鋪加盟工作主要是三明市沙縣區小吃文化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負責,該公司有惠豐餐飲的5%股權。

與中國知名小吃“牽手”,惠發食品聚焦了不少目光,同時也引來不少爭議和疑問。有沙縣小吃業內人士認為惠發食品對沙縣小吃的支持僅限于中央廚房和供應鏈等方面,如果是品牌運營不太現實,“沙縣小吃品牌怎么可能由山東企業運營?”

據《福建日報》報道,目前沙縣小吃在全國門店有8.8萬家,是中國肯德基門店的10.7倍,麥當勞的20.4倍。

或許由于沙縣小吃門店數量過于龐大,惠發食品在沙縣小吃項目上的投資,明顯難以覆蓋全部門店。對于二者合作,仍有不少消費者和沙縣小吃經營者并不知情。

“在我印象中,沙縣的餃子還是老板在店里現包現做,如果你告訴我都是由中央廚房統一做好再運送到門店加熱,我會覺得少了點人情味?!痹趶V州天河上班的某公司白領向時代財經表示,她從高中讀書就開始吃沙縣小吃,“云吞的皮薄而不爛,便宜大碗,是名副其實的國民小吃?!?/p>

7月21日,時代財經來到位于廣州天河區華強路的沙縣小吃店,老板王強(化名)告訴時代財經,他從2007年開店到現在,是自己開,并非加盟的,也不了解惠發食品。

“我們用的餡料、餃子皮等都是從廣州本地采購的,材料買回來自己包,沒什么冷凍半成品,重點還是手藝,我們福建有當地人開技術培訓班,也不是官方的,也有很多老鄉跑到全國各地做沙縣小吃的供應商。”王強向時代財經表示。

在打造沙縣小吃標準化、產業化方面,惠發食品有著不小的野心。

2023年3月,惠發食品董事長惠增玉在互動平臺回復投資者時稱,公司獨家負責沙縣小吃商標品牌運營,為沙縣小吃產業搭建一條涵蓋產品定向研發、標準化生產加工、倉儲、分揀、冷鏈運輸、品牌餐飲為一體的全程可追溯生態產業鏈、供應鏈。

不過,王強認為,沙縣小吃很難標準化,這么多門店散落在全國各地,管理起來也比較困難。

在重點發力預制菜和沙縣小吃的2023年,惠發食品獲得不錯的增收,但由于部分原料價格上漲導致成本增加和期間費用增加,歸母凈利潤為-1.38億元,把2023年至2023年的凈利潤都虧掉了。

而日前,惠發食品發布業績預告顯示,公司2023年上半年預虧4500萬元到5500萬元,較去年同期預計增加1065.08萬元到2065.08萬元,同比增長約16.22%-31.46%。

今年以來,惠發食品股價可謂越過高山低谷,在1月14日觸到11.08元高位后,在3月16日也跌至5.93元,截至7月22日收盤,惠發食品漲0.43%,報收7.02元/股。

7月22日盤后,惠發食品發布了股東“清倉式”減持計劃,持股2.17%的股東正和昌計劃自公告日起,六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或者大宗交易方式減持數量不超過530.21萬股公司股份,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