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文案及寫作技巧摘抄技巧分享
刷屏文案及寫作技巧拆書稿
如何制作有爆款潛質的選題:什么是“用戶思維”,簡言之,就是站在用戶的角度上思考問題——他們需要什么?他們想看什么?作為大數據時代下依托互聯網的寫作者,一定要找到自我表達和用戶需求之間的交集。推薦平臺:新榜、西瓜助手。
如果你想快速寫出閱讀量達到10萬+的文章,那么寫熱點就是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可以這么說,通往10萬+閱讀量的最短路徑就是寫熱點。
我為大家總結了爆款文章的三個階梯熱點選題方法:第一個階梯是“快速達成10萬+閱讀量的4個套路”,第二個階梯是“穩上10萬+閱讀量的爆款文章的選題公式”,第三個階梯是“創作100萬+閱讀量的爆款文章的3種方法”。
基礎:快速達成10萬+閱讀量的4個套路
套路1:將熱點事件進行改編
套路2:簡單盤點和梳理事件
套路3:復制粘貼獲得最高點贊數的評論
那為什么要轉發這條獲得最高點贊數的評論呢?
因為最高點贊數就代表著用戶認同。而活躍在微博或者微信上的基本是同一批人,所以即使直接拿過來用,再發一遍,用戶還是會認同,還是會點贊。
比如我們去一些新媒體平臺尋找獲得最高點贊數的評論,以此為基礎進行創作。
推薦使用新浪微博、網易云音樂、知乎、天涯這些內容聚合的平臺或者社區。
套路4:從事件爭議點上找角度
10萬+,不需要豐富的人生閱歷,不需要深厚的文學功底,也不需要龐大的粉絲基數,只需要抓住熱點,熟練運用以上4種套路,就可以將不可能變成可能,毫不費力地寫出爆款文章。
進階:穩上10萬+閱讀量的爆款文章的選題公式
運用快速達到10萬+閱讀量的方法,你能在熱點事件里迅速找到話題點。但是這時你可能又會發現,每個事件可以選取的寫作角度并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同一個熱點事件,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寫作,最終取得的效果可能大不相同。
例如,前面提到的鹿晗、關曉彤公布戀情事件,戀情公布本身可以作為一個角度,但在時間上已經滯后了,幾乎沒有內容優勢,這是下策;從事件切入分析兩人公布戀情之前的種種蛛絲馬跡,挖掘背后的原因,讓讀者有恍然大悟之感,這是中策;而鹿晗和關曉彤都是公眾人物,公布戀情本身也是話題事件,巧用、活用主人公的話、行為或者回應作為噱頭,為自己的寫作內容服務,既能吸引用戶點擊閱讀,又不落俗套,這才是上策。
爆款文章,一般都會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創新主題,或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和與讀者產生情感共鳴,又或者能夠高屋建瓴,特別有思想見地。
爆款文章公式就是選題的十大元素表。其中包括三大情感:愛情、親情、友情;五種情緒:憤怒、懷舊、愧疚、暖心、焦慮;兩大因素:地域和群體。
“熱點+情感”、“熱點+情緒”的組合搭配是爆款文章公式的基礎款,只要靈活運用,突破10萬+的閱讀量不難。
“熱點+群體”的組合也是爆款文章的常用搭配。
高級:創作100萬+閱讀量的爆款文章的3種方法
總結出一個打造100萬+閱讀量的文章的九字秘訣:換角色、硬組合、小見大。
換角色”的技巧在運用時,可以分為兩步走:
(1)明確角色。
(2)選擇角色。觀察大部分人都是圍繞哪個角色來寫,然后放棄這個角色,選擇一個很少或者幾乎沒有人寫的角色。而你如果選擇一個沒有人競爭的賽道,即使沒有花費太多力氣,閱讀量也不會低,因為你和別人不一樣,獨特就是你最好的武器。
第二種方法:硬組合,造反差。把兩個完全不相關甚至是相反的東西組合在一塊兒,會給讀者造成強烈的認知刺激。這樣的組合往往會產生很多很有意思的選題。
“硬組合”的技巧在運用時,可以分為兩步走:
(1)明確事件的主題。首先要明確一個熱點事件中最突出、最能體現本質的主題詞,比如七夕佳節的“愛情美滿”、錦鯉楊超越事件的“好運”等。
(2)確定一個與之相反的主題,把二者結合。這一技巧的亮點就在于與主題詞完全相悖的另一個側面,比如七夕佳節談“分手和離婚”、錦鯉楊超越事件中談“倒霉”等。
硬組合還有一個點叫“造概念”。這也就是硬組合里的另一個點:跨界組合。它是指把兩個完全不相關的事物結合在一起,用另一個領域的知識去解釋這一領域的事物。(太陽底下無新事)
第三種方法:以小見大
當我們在描述一個特別大的概念或者事物的時候,很難做到在有限的時間內講得面面俱到,所以我們可以選擇聚焦在概念所包含的一個小點上講,這個方法就是“以小見大”比如:寫開革開放40周年,可以從村莊小路的變化,來突出改革開放的40周年變化。
當我們要寫一個熱點話題的時候,首先要分析事件里面有幾個角色,每當我們換一個角色,就會有一些不同的思路。這是第一種方法“換角色”。
第二種方法是“硬組合”,就是把兩個完全相斥的東西組合在一起,像七夕看離婚,中秋節看回不去家的人。
第三種方法是“以小見大”,當我們在講述一件很宏大的事物時,一定不要從大的方面來講,而要用一個聚焦的小點把這件事映射出來。
引申:從文字到圖片、海報、視頻,所有刷屏級內容的秘密
可以用哪些方法來收集選題,包括如何找熱點話題;除了熱點話題,你還可以寫點什么;以及我們前面講的制作爆款的方法,在做音頻、視頻或其他內容時應該如何應用。
我在前文中提過,寫熱點的重要方法之一是看微博的高贊評論。除了閱讀高贊評論之外,我們還可以時常看微博熱搜。微博熱搜會實時更新最火的話題,分為“新”“火”“爆”3個等級。下面介紹三個尋找選題的方法。
第一個方法是關注一些粉絲基數大的自媒體平臺,包括微信公眾號、微博號、今日頭條號、抖音號等。
第二個方法是根據內容定位關注一些平臺,比如豆瓣、知乎、抖音等。
第三個方法是關注評論,比如微博評論、爆款文章評論、網易云音樂評論等。不過要特別推薦一下網易云音樂,很多人只是用它來聽歌,但對我而言,看其中的歌曲評論是我的一大樂趣。網易云音樂里面的評論內容非常豐富,包含著一些聽歌人自己的故事,有時令人印象深刻,有時令人潸然淚下。這些故事都是選題的素材,大家可以嘗試從不同的角度挖掘不同的主題。所有內容產品的底層邏輯都是一樣的。爆款視頻不僅要娛樂化,還要有能夠直抵人心、觸碰人性的效果。
標題篇 如何寫出打開率30%的標題
讀者看到一篇推文的標題,決定要不要點擊閱讀的時間是多久呢?只有0.01秒。也就是說,如果一篇文章的標題在0.01秒內沒有吸引住讀者,幾乎就使它失去了被閱讀的機會。
先為大家糾正標題制作中常見的三大誤區。
第一個誤區:標題越長越好
為什么會這么說呢?接觸過微信公眾號后臺運作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文章的標題在不同版本和型號的手機上顯示的字數是不一樣的。
第二個誤區:標題的信息量要大
需要再強調一點,當你在取標題時,要多想一想“少即是多”這句話,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個爆點上的效果有時遠勝于將所有的爆點全部呈現給讀者。
第三個誤區:標題的作用就是概括文章內容
8種標題制作方法,1秒內讓讀者忍不住打開讀者對標題感興趣,就會促使他點擊文章進行閱讀。
總是猜不透讀者心理,不知道讀者在想些什么,搞不清究竟什么樣的標題讀者才會感興趣。~角色置換,不再是內容生產者,而是受眾,用受眾的思維來思考:我會喜歡什么?
類比同類型優秀的公眾號,通過觀察這類公眾號的標題和閱讀量,揣摩讀者對什么類型的標題感興趣。
第一步是找到“敏感詞”。
第二步是將敏感詞代入我為你定制的8種標題句型中。
首先我們來說“敏感詞”,什么是敏感詞呢?我認為敏感詞就是當大家看到這個詞以后,不需要經過大腦思考,下意識就會點擊的詞語。
驗證敏感詞的第一種方法,在微信里就能完成。只要在微信的搜索欄里輸入“微信指數”這4個字,就會出現一個小程序,進入小程序,在搜索欄里輸入你想查看的任何詞語,都能看到它的24小時熱度、7日熱度、30日熱度和90日熱度。
驗證敏感詞的第二個方法和我們前面提到的判斷受眾對標題是否感興趣的方法有些類似。我們在起標題時可以去一些優秀的公眾號上看它們閱讀量最高的文章標題,看看它們都使用了哪些詞語,哪些詞語的重合度、出現頻率較高,那么這些詞語就是敏感詞,我們可以將這些詞語直接用在自己的標題當中。
標題制作方法1:數字法超過90%的情侶,根本沒有愛情。
只需200塊,讓你看起來年薪200萬。
弄清楚這5點,再決定要不要堅持。
18歲以上讀者,請在小孩陪同下閱讀本文。
試問,誰不想25歲賺3億美元啊。
標題制作方法2:對比法
《你們在國內買SK-II,老外在中國搶大寶》
們在使用對比法時,有一個句型一定要熟記,就是我們在小學時就學過的“一邊……一邊……”,這個看似簡單的句型在新媒體推文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誰的人生不是一邊在生活,一邊在不想活》
標題制作方法3:熱詞法
唐嫣羅晉結婚:喜歡很久很久的女孩今天出嫁了”只有把熱詞寫到標題里,文章的點開率才會高,因為讀者關心這個熱點,他們想要了解事件的原貌,也想知道你對這個熱點事件的看法,方便自己以此作為談資。從事新媒體行業,追逐熱點是行業常態。
標題制作方法4:疑問法
什么是疑問法?其實很簡單,那些以疑問詞結尾或是以問號結尾的標題,就是用了疑問法。那疑問法具體應該怎樣使用呢?我給大家提供一個疑問法的公式:疑問詞(比如為什么、是什么、如何、哪些)+問號(?)。
這是很多自媒體人最常用的方法,比如:
那個躲在廁所里吃飯的孩子,后來怎么樣了?
為什么現在的男生越來越恨嫁?
2023年還剩100天,你過得怎么樣?關于疑問法的使用,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要教給大家:要善于利用反常識。如果只用疑問法的話,我們可以想出一個80分的標題,但是如果加上反常識的話,我們就可以想出一個120分的標題!所以,我經常說:疑問法的核心是反常識。
要牢記那句話:“少即是多”。一個標題最多也就20個字。
標題制作方法5:對話法
你能不能讓著點孩子? ——不能!
周六再回老板消息我就是他孫子!——爺爺。
暴發戶有錢了不起啊!——了不起。
這就是我們說的對話法。在使用的過程中有兩點問題需要注意:第一點,前半句是經常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話;第二點,后半句搭配一個有趣或者有力的還擊。
標題制作方法6:好奇法
好奇法的小技巧是,話說一半,把另一半關鍵信息隱藏起來,以此勾起人們強烈的好奇心。例如:
這13句不該說的話,80%的女生都說過。微信新功能,檢驗一個人愛不愛你。
抖音粉絲7 000萬,papitube做對了什么?
25歲時,你一定會被問……
不過,使用好奇法最好能夠和數字法相結合,這樣會讓人覺得更加真實、有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標題制作方法7:俗語法
俗語法是指利用一些大家都知道的、耳熟能詳的句子,延展出你要表達的觀點,重點是句子一定要押韻。我們來看一些例子:
愛笑的人,牙齒都不會太差。朽木不可雕也,胖子不可美也。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死于加班。
朋友一生一起走,誰先脫單誰是狗。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但是有彎路。
標題制作方法8:電影臺詞法
使用這個方法對于起標題的人來說難度較高,首先要對各種經典電影的經典臺詞做到了如指掌,其次要將經典臺詞和熱點事件進行適當的組合,這樣才能達到好的傳播效果,引發讀者的共鳴,使他們點擊文章進行閱讀。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