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經營好一段幸福的婚姻(婚姻怎樣經營才會幸福)
如何經營好一段幸福的婚姻(婚姻怎樣經營才會幸福)
6,異地戀真的不可取
兩個人談戀愛,就靠心理上的慰藉嗎?時間長了,關系就淡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很浪費時間,因為你們見面的機會太少。再加上關系本來就不親密,更加上難以深入了解彼此,總之,彼此不像是在談戀愛,像是一對網友。
像這樣的戀愛能談出什么結果,遲早分了算了。
不要說為了愛情放棄工作,這種人是腦子有病,我們剛剛認識,我就為你放棄工作。我們是前世的姻緣,這輩子來修嗎?呵呵!
萬一你不是我的羅密歐,我也不是你的祝英臺,那我把好不容易找來的工作辭了,我是多么二啊。如果哪個人做事這么沖動,那也蠻恐怖的,這人指定有性格缺陷。
這走向婚姻的第二步:談戀愛,講完了,就這一步,可以幫你篩查點大部分不適合的結婚對象,同時剩下的里邊,走向幸福婚姻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走向幸福婚姻的第三步:一定要訂婚,而且不能馬上結婚
這一點對于相親人士來說更為重要。因為很多相親的男女,都是通過簡短的相親介紹、交流,才第一次認識,然后,如果覺得合適,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要訂婚。
這通常不是他們本人的自愿,而是一種儀式一樣,在被動的情況下,僅憑幾次簡單的接觸,初步的了解,初步的彼此認可,就決定了訂婚這件事。
這樣的兩個人肯定是不夠了解的,因此,如果匆匆結婚,婚姻出問題的概率會大大的增加。
因此,如果可以,請給于他們談戀愛的機會,哪怕沒有足夠長的時間,這樣也能判斷這兩個人大概率適不適合一起過日子。
如果實在不行,那也請讓他們訂完婚之后,好好了解彼此,給與足夠的時間,這些東西,我覺得應該是這兩個人的權利,婚姻是大事,真的不能草率,為了省這點時間,如果搞錯了,可能毀了后面幾十年。
所以,這是作為當事人,應該去爭取的權利,讓兩個人深入地了解,了解人品、性格、三觀、工作、家庭、生育觀、婚后生孩子的問題、甚至是子女的教育問題、還有彩禮、嫁妝的問題等等,事無巨細都要好好搞清楚。
如果你是經歷過談戀愛這個階段過來的人,你也一樣不能忽視訂婚這個環節。
因為,在我看來,從談戀愛到結婚這中間有個過渡期,就是訂婚。這個過渡期有很多你沒經歷過的事情,你要見彼此家長以及家里的親戚長輩,還要正式的談彩禮、嫁妝的問題,那這個時候,都是你以前嘴上說,但現實沒進行過的事,相當于實操。
這個時期,你們兩個人代表的可是兩個家庭,所以,牽扯的人和事,會更多。如果,你們在這一關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問題,比如,你覺得你的丈母娘很勢利眼,還對你提出很多婚后無理取鬧的要求,或者你覺得你的婆婆有很多生活中的惡習,是你以前不知道,那是不是以后對你們的相處產生問題呢?等等
那這個訂婚期,就顯得格外重要了,在這段時間里,應該提前演練夫妻婚姻生活,帶著老公經常到娘家串門,讓老婆天天住在家里和婆婆相處。
相當于試婚,如果,試婚沒問題,那就OK了。
當然我認為,在談戀愛這個階段,就應該提前見父母。有句話是這么說的:“不被父母祝福的婚姻是不會幸福的”,說實話,仔細想想,是那么回事。
說實話,如果在談戀愛這個階段,按照我說的那樣做,順利的話,在訂婚這個階段出問題的概率比較小。畢竟,結婚最重要的還是兩個人之間的事,其他人的影響相對較小。
如果婚后因為雙方家庭,出現了婚姻問題,就證明訂婚這個階段沒有做好家庭的考察,低估了雙方家庭對兩個人的影響。這是后話,發生的概率較小。
但是為了保險起見,把訂婚期時間拉長一點,把兩個人的生活戰線延伸到兩個家庭的生活戰線,經過這段考驗期,試婚成功的話,那再正式結婚就更安全了。
如果是在這個階段真出了問題,那也有后悔的時間啊。
這走向幸福婚姻的第三步:訂婚,相當于一次婚姻的演習,是對婚姻的進一步驗證
走向幸福婚姻的第四步:婚后生活是一場持久戰,經營好它有門道
80后、90后(95前)可能比較清楚一個現象,他們的祖輩、父輩那一代人,基本上看不到離婚的,而到了80后、90后他們自己這一輩人,離婚率蹭蹭地往上漲。
按理說,舊社會生活條件那么差,有時候連個飯都沒得吃,享受就更無從談起,但他們都能幸福地過一輩子。而現在這個時代,人人都不愁吃穿了,還能有些娛樂生活,反而,動不動就離婚了。
那究竟是為什么呢?
經過深入分析,我得出以下幾個原因:
1,舊社會的人觀念比較保守傳統,離婚這件事,是丑事,離婚會被當做大逆不道。
2,舊社會因為人員流動少,信息閉塞,所以,基本上每個人的圈子很小,基本上大家都彼此認識。因此,一旦離婚,圈子里的人都知道,名聲不好,那么想再婚就難了。所以,大家寧愿將就著過,也不敢離婚。
3,現在這個社會,信息開放,人員流動大,離了婚,再找個也不難,反正,又不找附近的。再一個,一旦離婚的口子開了,離得人多了,也就無所謂,根本不是丟臉的事。結婚代價低了,離婚的低價也就低了,離婚率也就高了。
4,不是說舊社會的人就沒有矛盾,照樣有,而且多的是,雞毛蒜皮的生活小事,性格脾氣方面的差異都有,到最后,彼此都適應了,這都是磨出來的,棱角都磨沒了,總會,慢慢地彼此寬容體諒,到最后,反而彼此都習慣了對方身上的一些臭毛病,缺點變成了人的標記、符號,誰也離不開誰了,彼此依賴了,那時候才算是真正的靈魂伴侶了。
5,現代人容易迷失自我,見過的世面廣了,看過的形形色色的人多了,誘惑又多,總會受不了生活中的各種誘惑,然后,總想活出點的精彩來,總想找個更漂亮的,更有錢的,更帥的,更浪漫的,更會玩的等等,總是下意識的在跟自己的原配作比較,時間長了,就會喜新厭舊,對自己的原配更加的不滿,離婚的種子也就埋下了。
而在舊社會,每個家庭都窮得穩定,誰跟誰都相差不大,身份、地位、長相都差不多,所以,生活中也沒有什么誘惑,所以,人的欲望也就小了,一家人好好干活養家糊口才是重點,沒有心思干別的事。
芬蘭、瑞典、日本、美國這些發達國家,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離婚率很高,那些窮的地方,反而離婚率很低。
知道為什么越發達的地方,離婚率越高,越窮的地方,離婚率越高嗎?
這跟舊社會離婚率低和現在的人離婚率高,是一樣的道理。
打個比喻,一張桌子上,只有一種食物,而且是有限的食物,那就是窩頭,那這個時候,你沒有更多的選擇,你只能吃窩頭,而且是一定的量,每天都如此,那么這個時候,你永遠不會嫌棄窩頭,而且,對于吃窩頭這個事,你不用花費時間思考:該不該吃、好不好吃,純粹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沒有其他想法。
而如果這個時候,突然在桌子上,放了面包、蛋糕、方便面、雞肉,還有之前的窩頭,這個時候,你有了很多的選擇,那么你很有可能嫌棄窩頭,而選擇其他的食物,這樣的話,吃飯對于你來說,是一件需要思考的事了,隨著越來越多的更美味的食物,出現在你的桌子上,你可能會不斷的在做選擇,不斷地嫌棄不同的食物,上一次可能還說雞肉好吃,下一刻看到龍蝦了,你又拋棄雞肉,選擇龍蝦了。
到底哪種食物更有營養,更好吃,沒有絕對標準,所以,當你選擇其中一種食物,而放棄之前的食物,當你吃掉它以后,你可能覺得,還是之前的食物更好吃。然而,現實往往是,當不斷有新的食物出現時,你總是要去嘗試一下,看看是不是比之前的好,好奇心總是讓你欲罷不能。
窮人就像第一種情況,別無選擇,只能選擇窩窩頭,所以,他不會嫌棄。而發達地區的有錢人,因為選擇性太多,會不斷比較,總會像猴子掰玉米一樣,掰一包扔一包,最后,什么也沒得到。
不難看出,離婚更主要的原因來自于人們的欲求不滿。總覺得現在擁有的還不夠,總覺得有些地方還不夠好,總覺得別人比自己過得幸福。
沒肉吃的年代,覺得別人家有肉吃很幸福,沒電視的年代,覺得別人家有黑白電視真了不起。等你天天都能吃到肉的時候,覺得天天吃肉也不幸福,等到家家都有32寸大彩電的時候,你覺得60寸的led液晶電視才好看呢。以前一家八口住在土房子里面,看到別人家住磚屋,覺得人家真有錢真幸福,等到家家都蓋起來三層小洋樓,你覺得你要是以后蓋個四層才幸福。以前大家走路去趕集也能興高采烈,后來有了自行車,覺得好幸福,再到現在,誰家沒有個小轎車,就顯得寒酸。
以前的兩口子過日子,穿著粗布麻衣,每天有頓熱飯吃,有個酸菜、酸羅卜、炒豆腐、炒土豆絲,炒小白菜吃,每年莊稼有個好收成,家里的活有人干,孩子聽話能幫助干活,有個睡覺的地方,有個遮風避雨的瓦房住就夠了,這樣的日子,就能心滿意足了。
現在呢?房子要住大的,別管多少人,就是要大,里外都要好看,牌面最重要。家里還要各種家用電器齊全,熱水器、洗衣機、電冰箱、電視機、空調、電腦一樣不能少,好像沒有這些東西,日子就沒法過了,走路也不走了,再近也要坐車,所以,買車也成了剛需。
還有更多的是,物質滿足了,精神上又滿足不了了。女人為了顯得更年輕,要保養皮膚,什么洗面奶、爽膚水、精華液、面膜、防曬霜全都要抹,每天都要抹。為了更漂亮,還要化妝,什么粉底、口紅、眼影、假睫毛、美瞳在弄一層在臉上,甚至還有的直接整形動刀打玻尿酸等等。
說的好是為了社交,說的難聽是為了滿足虛榮心,說實話,人自然衰老最好,你真的有社交需求,靠的更多的是你的內在,而不是那點外在,如果說你的內在不行,就算靠你的外在一時起了作用,時間久了,就露餡了。當然,如果你真的要護膚,要看起來好看點年輕點,愛美之心也可以理解,請你適度,不要過度。最重要的是不要建立在你的家庭條件不允許的情況,那樣就容易激發家庭矛盾。
男的也是,那些沒實力還硬要打腫臉充胖子的行為真的不可取,你那點虛榮心作祟會害了你,尤其你是有家庭的人。別動不動分期買好車,別動不動華子和子的抽,別動不動請客吃飯,別學別人頭戴大粗金鏈子(放在臉盆里面能浮起來的可以試試),手戴名貴手表。你會發現,始終有人比你看起來更有錢。說實話,你沒有這些東西,你不會死,你比他們差,你照樣有個家,照樣有飯吃、有地方住。你真有實力的話,你全款買臺車代步,也不用多么豪,在自己承受范圍內,那是剛需。別把這些東西當做社交的工具,你有實力才配跟有實力的社交,你包裝出來的實力,那是經不起測試的。
還有子女的教育問題。我覺得現在的孩子真苦,不像我們小時候,放學后還有那么多時間玩耍,現在的孩子,書包比人重,教科書沒幾本,教輔資料一大堆,老師的考試題直接用教輔資料,家庭作業也是教輔資料。而且每天的家庭作業特別多,每天孩子放學,除了吃晚飯就是做作業,每天都做到8、9點。
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感覺現在的孩子,學習成績都是做題做出來的,學生的壓力真的很大。我記得以前我們的老師,都會自己在黑板上布置很少的家庭作業,考試試卷都是老師自己研究出來的,除了教科書和作業本,其他的什么都沒有,書包老輕了。
以前讀書,雖然要交學費和雜費,但是,很少,家長壓力不大,現在雖然免了學費,雜費一大把,讀書成本大大提高,教育成本大大提高。那些教輔資料又多又重又貴。
我看很多家長千方百計的想提高孩子的成績,于是拼命的給孩子買資料,還覺得為孩子好,我覺得這些家長是自私的,孩子可能心理壓力山大,而家長覺得成績最重要,哪管孩子難受不難受。表面上是為了孩子,實際上是為了自己。
你說在教育這塊,比起以前的家長,現在的家長們是不是要操碎了心。我就想問,難道每個人都只有讀大學才有用嗎?難道現在的大學生還不夠多嗎?難道現在不缺好的技術工人嗎?
在我看來,一個人的成長是全方位的,性格、人品、智力、口才、身體全面成長才有可能以后在這個社會乘風破浪。
所以說,孩子的教育問題,相比以前,也增加了婚姻的負擔,這也是一種欲求不滿的表現。
為什么就不能降低對孩子的教育期待呢?不上大學也不是不可以,你以前是個初中生不也一樣過日子,不要覺得孩子一定要比你們強多少才算正常,不是說下一代就一定比上一代好的,沒有這種規矩。真的,順其自然吧。我就是這么做的,我從來不要求孩子,我覺得讓孩子自己學會從小自己拿主意也是可以的,拿錯主意,自己承擔后果,我不喜歡跟孩子講道理,我喜歡直接讓他去做某些事,做錯了自然會有后果出現,這個時候,他就長記性了,那比講一百遍道理都有用。
看到了沒有,衣食住行、社交、教育,上面這些都是婚后生活遇到的問題,舊社會很少,現在這個社會很多,因為現代人的欲求不滿。物質越豐富的年代,選擇越多,精神世界需求越旺盛,從而導致越來越強的欲望,當欲望膨脹的速度遠遠大于欲望實現的速度,就造成了欲求不滿。
所以,為了滿足越來越強的精神和物質需求,現在的人有了更強烈的賺錢欲望。于是乎,賺錢成了維持現代婚姻最重要的一個條件之一。
努力賺錢努力存錢,成了夫妻婚姻長久的基石,因為只要你有了錢,物質上的需求基本上都能實現了,而精神上的需求也大多能實現。無論是衣食住行、教育、養老、社交、盡孝都基本上可以解決了。
如何經營好一段幸福的婚姻(婚姻怎樣經營才會幸福)。事實上,絕大多數的家庭破裂基本上都是因為錢。所以,婚姻幸福長久的首要條件就是錢,有一定的經濟基礎。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