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如何寫好文章的結尾

前面的筆記強調了標題能提高文章的打開率的框架能提高作者的寫作效率,好的開頭能吸引讀者的注意力。那么結尾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文章的結尾是離點贊和互動最近的地方的結尾,能夠直接影響。文章的點贊數,評論數以及文章的轉發量。

今天的筆記內容教我們如何利用模板寫出一個好的結尾,這些模板適用于各種風格的文章,無論是情感文還是概念文,廣告文都可以使用。

首先,在學習之前,我們來了解一個定律,“峰終”定律。“峰終”定律是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教授提出的,他認為,人的大腦在經歷過某個事件之后,能記住的只有“峰”高潮和“終”結束時的體驗,用到營銷上來說就是顧客能記住的,只有最好的體驗和最后的體驗。

逛宜家的時候,人們會對宜家的很多地方感到不滿意,比方人流量大,經常會踩到別人的腳,需要自己搬東西,接著,還要排長隊,有時甚至在一家門口要補上好長時間。

所以宜家耍了一個小心機,就是在顧客準備離開賣場的位置設置一個臨時和甜品區,這里的東西不貴,好看又好吃,能讓顧客感到非常的開心和滿足。

想象一下,宜家如果沒有這個零食和甜品區顧客的體驗感就會差很多。

宜家的這個服務我還真的體驗過。來大連的頭兩三年,我和老公每年幾乎都會逛一次,那時候沒有生孩子,空間的時間比較多,我對宜家的印象有點像 家的感覺。里面的一些家居擺設,打造的跟家里一模一樣,床沙發呢,可以看到擺在家里是一個什么樣,連燈光都被幫你調配好了,你可以在床上躺一躺,床鋪好了,被子枕頭都有沙發,你可以隨便做,體驗舒適度,這樣的感覺 很溫馨,非常的人性化,另外一家的飲品區提供免費飲料,你可以無限續杯,飲料有好幾種雪碧,可樂,咖啡。

記得一次,我看到一個類似拾荒的老爺子進來喝免費的飲料,老爺子禁止走到飲品區拿起飲品幾磅的紙杯接飲料。嫻熟的動作可以看出不是第一次,第二次。我發現沒有工作人員來制止,這大概就是一種默許吧,這樣的畫面讓人感到很溫暖。

宜家利用“峰終”定律讓顧客擁有了良好的體驗。同樣的道理,寫文章時也要注意“峰終”定律,用心打磨文章內容中的高潮和結尾部分。如果文章的結尾能夠將讀者的情緒調動起來,或者給人意猶未盡的感覺,突然就會抑制不住地為你點贊、留言和轉發。

結尾模板1:總結式結尾

例:文章《每個城市里的年輕人都應該體驗一下大保健》,它的結尾就是典型的總結式結尾。

說了那么多,其實我想表達的就是生命活得健康,活得有品質是比工作更重要,事情大家一定要好好珍惜,保養自己的身體。

成年人了要懂得節約自己,不要透支自己。

每個城市里的年輕人都應該體驗一下大保健。

總結式結尾是很多自媒體最常用的結尾,使用這種基本模板時,可分為三步即采用三段式的形式:

第一,總結文章的關鍵點,比如前文中總結的身體健康重于工作。

第二,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讓讀者產生共鳴,最好是用金句。

第三,呼吁讀者立即采取相應的行動。

結尾模板2,關聯讀者式結尾

讀起來令人感到“意味深長”,貼近讀者生活能夠引發讀者更多地思考這種結尾稱為關聯讀者式結尾。

“關聯讀者”的意思,主要是指關聯讀者的工作生活境遇,讓讀者在文章中看到自己產生共鳴,自己思考可以從文章中得到什么價值,怎樣提升自己。

兩個實用的套用關聯式讀者是結尾模板的一些技巧。

第1個小技巧是一個句型,是“……亦是如此”,比如:

人生如此,

愛情如此,

你和我又何嘗不亦是如此。

第2個小技巧就是不斷用“你”這個特殊的稱謂加強讀者的代入感,讓讀者看到這篇文章時對他的價值。

結尾模板3,名言警句式結尾

名言警句式結尾是指在文章結尾處恰當地應用或解構名言警句,通過富有哲理,發人深省的一句話,留給讀者更多思考的空間,讓讀者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如《為什么我建議你卸載“抖音”》,它的結尾是這樣寫的:

別人灌輸的生活再美好都不如自己去爭取,永遠保持清醒,永遠別走捷徑,永遠堅信未來。

我很喜歡林清玄的一句話,好的圍棋要慢慢的下好的生活歷程要細細品味,不要著急把棋盤下滿也,不要匆匆的走人生之路。

用名言警句結尾的好處,一方面,比起我們說的話,名人的話更有說服力,讀者更容易接受為其“買單”。另一方面,如果作者在文章的最后過于直白地敘述自己的觀點,或者未能表達清楚觀點,這個時候使用名人的話,讀者會覺得更有意思或者能夠激發讀者找到更多的靈感,對文章有更多的自己覺得解讀。

結尾模板4:排比式結尾

排比式結尾融合了前3個模板的功能,包括總結全文,關聯讀者和引發讀者深入思考,通過排比句式,在情緒上更好地感染讀者。

如《你這么厲害,一定沒被好好愛過》,它的結尾是這樣寫的:

愛情不是一道證明題,而是能讓你卸下包袱的地方;

愛情不是活在朋友圈里的模范情侶,而是在累了,茫然不知所措時,可以依賴的對等伙伴;

愛情不是一場角色扮演的游戲,而是一場天時地利的迷信。

在這場迷信里,你只需要做一件事:以你最真實的樣子,去見對方。

因為我們都要學會去接受彼此的一切。

這個結尾是典型的排比式結尾。運用排比,不僅可以總結文章內容還可以累積和引發讀者情緒,同時如果多用“你”這樣的詞語,代入讀者的行動會很容易觸發讀者去點贊、留言和轉發。

以上就是寫好文章結尾的四種寫作模板。它們分別是總結式結尾、關聯作者式結尾、名言警句式結尾和排比式結尾。

個人自媒體寫文章

這篇文章我們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了解自媒體文章有哪些題材吃香,二是到哪兒找這些素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平臺在某個階段,好像會額外對某領域的內容進行扶持,比如近段時間,本地資訊非常吃香,幾乎所有領域都在寫本地,我同樣如此。

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這些內容能得到大量推薦,不是平臺“偏心”,而是讀者“偏心”。

簡而言之:讀者喜歡什么,平臺就推什么,讀者喜歡什么內容,什么內容給的流量就會大一些。

為什么這么說?

我們要知道,你寫的東西有沒有價值,并非你說了算,也不是平臺說了算,而是(用戶)讀者說了算。

?

比如你能讓平臺新用戶多了起來、讓平臺日活量高了起來、讓平臺用戶在線時長長了起來,那么你所創作的東西就是有價值的。

如此,廣告主才愿意拿出真金白銀在平臺投放廣告,平臺才愿意拿出一部分作為你的流量費。

誠然,作為一個大平臺,它必須在創作者和讀者之間找平衡,它既要給創作者一塊肥沃的創作土壤,也要給讀者提供良好的使用體驗。可一旦當讀者特別喜歡某些內容時,我相信平臺絕對不會和讀者作對,而你也絕對不會和流量作對。

那為什么大家會喜歡本地資訊類的文章呢?答案很簡單,因為本地資訊就是生活中發生的故事,而故事,幾乎所有人都愛聽,都愛看!

其實,像散文、詩歌之類的題材,平臺不是不推薦,而是受眾太小,基數就那些,平臺想推也推不出去,但故事不一樣,故事人人愛看,可謂老小咸宜。

?

如果你仔細觀察那些大號,不管是文章,還是視頻,其實就是在向他人講訴故事,哪怕是寫偏說理、議論性質的文章和視頻,大多數也是由故事展開,或者用故事作為論證。

所以,故事類的內容,仍在風口。

達成一致了嗎?那行,我們細分一下故事題材

一、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是經久不衰的題材,目前很多大V專攻名人故事,尤其是近代名人,流量非常高。如果你有這方面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人家吃肉,咱為何不跟著喝點湯?

二、歷史故事

歷史故事是近來非常吃香的題材,尤其是在我們平臺,歷史領域仍是一個舉足輕重的領域。最關鍵的是,歷史故事非常容易大爆。值得一提的是,平臺也經常扶持文史類的創作者,比方說現在又開展了文史啟航計劃,為文史創作者助力。

關于征文,我多說一句,其實,關注下征文活動,也容易判斷“風口”在哪兒。平臺之所以對某個題材進行征文,一來,這個題材可能和廣告主相關,二來,這個題材“內容稀缺”,需要大量素材填充。總而言之,參加平臺征文活動,不愧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