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專家沈鈞毅為國家提供哪些寶貴的知識與經驗?
據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消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我國著名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專家、西安交通大學數據庫領域主要學術帶頭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沈鈞毅教授,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8月6日16時30分于西安不幸逝世,享年84歲。
沈鈞毅 常熟理工學院新聞網 資料圖
沈鈞毅1939年1月生于江蘇常熟,1962年西安交通大學應用數學專業畢業并留校任教,1986-1987年任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科技大學高級訪問學者,1994年起任西安交通大學教授,1996年獲國家政府特殊津貼并開始指導博士研究生,1996-2002年任西安交通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軟件與理論研究所所長。
他生前曾任中國計算機學會數據庫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計算機學會電子政務與辦公自動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教育部考試中心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委員會委員。
沈鈞毅是我國計算機領域著名學者,在數據庫理論與應用方面取得多項成果,先后榮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陜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
值得一提的是,沈鈞毅在高空海量數據處理等計算機系統專業領域頗具建樹,他曾在“神舟七號”中所負責“航天載人飛行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系統飛控決策支持軟件”項目,該項目也被稱為“宇航員的生命保護傘”。
公開資料顯示,這一項目是中國航天員中心的四大決策支持軟件之一,屬于載人航天七大系統之一的航天員系統,完成飛控全過程中地面監控與決策支持,是飛船環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的重要環節。
中國航天員中心的口號是“航天員在我心中,航天員安全在我手中”,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系統的開發設計被列為載人航天飛船本體構造的五項特殊技術之一,在這五大關鍵技術和所對應的“產品”系統中,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系統首當其沖,重要性不言而喻。
沈鈞毅稱,“我們這個軟件系統是對整個飛行全程監控和決策支持,所以我們一直要到他們圓滿完成任務回來才能放心,這段時間我們課題組的人24小時都是不能關手機,有什么問題還要接受任務,等航天員順利返航,心里才能完全放下了。”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