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今日上午,國內首條永磁磁浮軌道交通工程試驗線 ——“紅軌”,在江西贛州興國縣順利竣工。不同于其他項目,“紅軌”項目是繼常導磁懸浮、超導磁懸浮之后,又一種新型軌道交通模式。

據報道,此次建成的試驗線南起永豐站(高鐵興國西站),北至靜調庫。線路正線長度約 800 米,均為鋼構高架線。磁浮列車采用 2 輛編組,載客能力為座席 32 個、定員 88 人,最高設計運行速度為 80km / h。

該試驗線由江西理工大學牽頭,與興國縣人民政府聯合中鐵六院、中鐵工業、國家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等單位共同研制完成。“紅軌”永磁懸浮列車“興國號”最大的亮點是不用依靠橡膠輪子承重行駛,而是利用了永磁材料與軌道相斥的原理,可以在槽口中線保持懸浮狀態,電磁導向可實現零摩擦運行,僅需電機驅動即可運行。

IT之家了解到,“興國號”磁浮列車項目的永磁原材料和技術誕生于江西這片紅色土地,項目通過稀土永磁陣列實現“零功率”磁浮,技術出自江西理工大學,因此這個項目又被稱為“紅軌”項目。稀土永磁磁懸浮軌道交通系統 —— 紅軌是由江西理工大學于 2023 年首次提出,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2023 年中鐵六院集團聯合體設計并承建了該技術成果落地轉化項目 —— 興國永磁磁浮空軌工程試驗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