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所大作用”品牌要怎么進行推廣(解讀這種推廣方式的可行性)
8月25日,廣州市司法局召開全市司法所“小所大作用”經驗交流會。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鄧中文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司法局二級巡視員袁英寬主持會議并總結全市司法所工作情況。會議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天河、白云、南沙3個區司法局和越秀區登峰、花都區獅嶺、增城區荔湖3個司法所分別作經驗介紹,全市各區司法局局長、相關業務科室人員、全體司法所所長及市司法局機關各部門負責人、市法援處負責人共400多人參加會議。
會議指出,近年來,廣州市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堅持黨建引領,不斷強化司法所建設,充分發揮司法所職能作用,不斷夯實司法行政基層基礎,提升基層司法行政服務大局的能力和水平。全市司法所以“小所大作用”為目標,勇于實踐,開拓進取,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形成了一批可復制推廣的廣州經驗,涌現出了一批全國先進單位和個人。
01司法所發揮預防化解基層矛盾糾紛“第一道防線”作用
組織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專項行動,復制推廣“3+X”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經驗,健全完善人民調解“后半篇文章”工作機制。2023年上半年,全市各類人民調解組織預防化解矛盾糾紛40119件,調解協議涉及金額17.31億元,調解成功率98%,基本實現了基層矛盾糾紛就地解決零上交。
02發揮矯正幫扶兩類人員“主陣地”作用
以監督管理、教育幫扶、智慧矯正為突破口,運用科技+人文多元化矯治管理為平安社區扎緊穩定口袋;打造“社工+志愿者+愛心企業+專家團隊”的幫教工作模式,落實安置幫教工作“三個延伸”。對兩類人員的教育矯正、安置幫教扎實有效,沒有發生兩類人員嚴重危害社會事件,有力維護了社會穩定。
03發揮打通司法為民“最后一公里”作用
全面落實“一村(居)一法律顧問”工作,健全完善3017個四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高質量打造450個示范性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室),“線上30秒、線下半小時”的公共法律服務生態圈不斷優化。代為受理法律援助申請,增設行政復議受理點,協助法院調查執行等新服務項目陸續展開。上半年,提供法律咨詢、出具法律意見等各類法律服務29528件次。
04發揮促進基層法治建設“助推器”作用
協助開展鎮(街)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等工作,上半年,為基層政府提供法律意見建議3460條,參與制定審核規范性文件51件,指導制定村規民約223件。創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12個,廣東省法治文化主題公園12個,鄉村法治宣傳欄100%覆蓋,法治文化的輻射力和滲透力不斷增強。
會議要求,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增強做好新時期司法所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要認真履行司法所職責,全面提升基層司法行政工作水平。要積極推進司法所工作創新,努力開創新時代司法所工作新局面。
會議強調,全市司法所要全力以赴抓好安保維穩工作,全面參與促進基層法治建設,全方位提升公共法律服務水平;在推動司法所工作創新方面,要求持續擦亮廣州司法所“小所大作用”品牌,積極探索有利于鎮街治理的司法所管理模式,著力打造適應新時代需要的基層司法行政工作隊伍,努力提高司法所工作的綜合保障能力,推動司法所提質增效,為助力廣州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實現“四個出新出彩”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