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婆今年71歲,她每隔兩個月就來我們家住,帶一點糖果餅干給孩子,一住就住十天半個月。說實在話,雖然給我帶來不少困擾,但我是發自內心歡迎姨婆來家里玩。

去年6月份,那時候我們正在吃晚飯,突然有人敲門,打開門是姨婆來了。她提著一個購物袋,里面裝了幾套衣服,樣子看起來有些狼狽。

婆婆很緊張地問她“你怎么不說一聲就來了,是不是發生了什么事?外甥開車送你來的,還是自己坐車來的?”

姨婆有些不高興,“能有什么事?沒事就不能來你家里玩了?我就想來跟你說說話,自己坐車來的。”

婆婆還想問點什么,公公讓她少說兩句,招呼姨婆坐下來一起吃飯,然后跟我說“去拿套碗筷給你姨婆”。

姨婆看了一眼那些菜,她擺擺手說“不要忙活了,我現在沒胃口,也不喜歡吃炒菜。給我燉點粥吧,如果有小米更加好。”

小米養胃,家里有老人孩子,我平時都買一些放在家里,一個星期煮那么兩三次。姨婆想喝小米粥也不麻煩,反正家里有現成的小米,洗一下煲二十幾分鐘就好了。

煮好小米粥,我盛了一小碗給姨婆,她就說了一句下次不要煮那么稠。幸好姨婆沒說什么,不然我又要忙乎起來。

我們都吃完飯了,姨婆那碗小米粥都沒喝一半,她愣是停不下來,一直在跟我婆婆聊天,好像有說不完的話一樣。

我兒子還笑嘻嘻地說“沒想到奶奶也那么能聊,說那么多話,口也不干。”說完,他去廚房切了一碟哈密瓜給她們吃,還被夸了兩句。

趁著她們聊天,我趕緊去超市給姨婆買牙膏牙刷毛巾拖鞋,家里沒有備用的。姨婆特意交代讓我給她買一塊香皂,她說她用不慣沐浴露。

到了晚上洗漱好之后,姨婆拿了兩張二十元錢到客廳遞給我兒子跟女兒。

她很親切地對兩個孩子說“姨奶奶來得太急,沒買吃的,吶,這是給你們的零花錢,拿去買糖吃吧。不過不能買多了,對牙齒不好。”

兒子都十來歲了,哪好意思要老人家的錢,他就紅著臉說自己有零花錢。姨婆非得塞給他,“給你,你就拿著,這孩子那么大了還害羞。哎呀,膽子要大一點才行,不然要吃虧的。”

姨婆太熱情了,非要把錢塞給孩子,婆婆說“這是長輩的心意,給你們就拿著,以后要對姨奶奶好一點,知道嗎?”孩子們趕緊點點頭,謝謝姨奶奶。

家里就四個房間,兒子一個房間,公公一個房間,我們夫妻一個房間,女兒和婆婆一個房間。姨婆來了,她跟我婆婆和女兒三個人一個房間。

第二天,女兒悄悄跟我說“媽媽,我知道姨奶奶為什么突然來我們家了。昨晚她們以為我睡著了,一直在聊天。”

“姨奶奶說在她兒子家住得不開心,常常一個人在家,沒人聊天。孫女跟她不親,總是擺出不耐煩的表情。她想回老家,兒子兒媳婦又不給回,擔心她一個人在老家不安全,沒人照顧。”

“姨奶奶說著說著就哭了,好可憐啊。奶奶安慰她,兩人說了很多話,十二點多都還在聊天,我太困了,后來睡著了。”

這個姨婆是我婆婆的堂姐,兩人相差10歲。她們嫁人后命運截然相反,婆婆嫁了個好老公,十年如一日疼愛她,什么都以她為主,公公是個十足十的寵妻狂魔。

姨婆不一樣,她的老公好吃懶做,一點都沒有責任感,有時候和別人喝酒好幾天都不回家。

婆婆經常說起這個堂姐,說她的命太苦了,自己賺錢養家,送兒子女兒上了大學。她老公一點忙都幫不上,不拖后腿都是好的。

姨婆兒子買了房子之后要接她去享福,她不去,不想給兒子兒媳婦添麻煩。因為姨婆如果去的話,她老公也會跟著去的,不想讓那人丟人現眼。另一方面,姨婆兒子買房,她沒出一分錢,也不好意思去兒子家享福。

3年前,姨婆的老伴過世了,兒子兒媳婦要接她去城里生活,她再也沒有借口推脫。

其實,從內心里面,姨婆也渴望跟兒子一家生活在一起。人啊,年紀大了,越發渴望親情。

期間,姨婆讓她兒子開車送來我們家玩過兩次,平時跟我婆婆都是打電話的多。

聽女兒說起姨婆跟婆婆聊的心里話,我大概明白她為什么突然來我們家玩了。我交代女兒不能把那些話往外傳,以免姨婆不自在。

平時我和老公上班,接送孩子上下學和買菜做飯這些事情都是公公和婆婆做的。姨婆來了之后,她跟婆婆作伴,兩個人做什么都一起做。

姨婆很勤快,幫著做飯掃地,她說閑不下來,一閑下來就感覺身體生銹了一樣,自己的衣服都是手洗的。

姨婆年紀大了,牙口不好,不喜歡吃炒的菜,都是吃燉的。她不吃炒菜,趁著自己做飯,全部把我們家的菜都做成燉的,婆婆也無可奈何。

我們家都喜歡吃炒和燜,紅燒的菜,覺得比較好吃。尤其是家里有孩子,有時候做點可樂雞翅或者薯條給他們吃。

姨婆是長輩,她非要全部把菜做成燉的,我們也不好說什么。如果嘴饞了,只有偷偷帶孩子到外面吃點好吃的。

有一,我剛帶孩子從外面吃東西回家,被姨婆知道了,她板著臉嚴厲地說,“你年紀不小了,還不懂事,帶著孩子出去吃垃圾食品,有你這么當媽媽的嗎?”

那時候,我心里有點生氣,這個姨婆也管太多了。不僅管我們吃的,平時吃完飯,我挨在沙發上看電視也被她說,說我坐沒坐相。洗澡晚一點也被她說,說我懶,做事沒規律。

我就覺得很困擾,在自己家都不自在,好像姨婆專門盯著我一樣。

那次姨婆在我們家住了13天,她兒子買了些水果來接她回去了。姨婆跟我婆婆依依不舍,她說回去又沒個聊天的人了,兒子媳婦雖然孝順,但他們平時也要上班啊。

過了兩個多月,姨婆又來了,這次她買了一點糖果餅干,給我家孩子的。她剝開一顆玉米糖給我女兒吃,笑瞇瞇說這是軟的,很好吃。

這次姨婆來,她瘦了一點,雖然笑瞇瞇的,但看出來精神沒有從前好。她跟我婆婆說“人老了,不中用了,前段時間有些不舒服。這不,一好了就來找你玩。跟你聊聊心里話,我就很高興。”

我那時候感到有些心酸,同時又覺得姨婆和我婆婆這對堂姐妹能夠在這個年紀在一起聊聊過往和家常,其實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

從那之后,我跟自己說要對姨婆好一點才行。想法變了,看事情的態度也不一樣,就算姨婆說我什么,我也不反感了,反而覺得很親切。

我已經習慣姨婆每次來我們家一住就住個十天半個月了,我們相處久了,也少了之前的摩擦。有時候姨婆念叨我幾句,我如果不服氣也不會放在心里,和她吵嘴幾句,但我們是開玩笑地吵嘴,越吵感情越好。

姨婆跟我婆婆總有聊不完的話題,晚上吃完飯帶著孩子去外面散步,周末或者放假時,兩人就帶著孩子去公園玩。家里很熱鬧,歡聲笑語,挺好的。

我發自內心歡迎姨婆來家里住,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有幾個老人就有幾個寶,這是我們的福氣,從她們聊天從中,我們年輕人也得到內心的啟迪和升華。百善孝為先,老人家過得開心比什么都重要。年輕人,該對老人多一些理解和寬容,我們也有老的一天。祝愿每個老人晚年生活過得開開心心的,老有所依老有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