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子現四喜,家中出能人,這里面的四喜是什么意思?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一直以為這個“四喜”可能與房屋風水有關,可直到我想起姨婆時,我才突然一瞬間明白,原來古人說的四喜還暗含另一層意思。
我姨婆,從小最疼我的人之一,她是我奶奶的親妹妹,從小就與我們家來往密切。
只不過,在那個溫飽都得不到解決的年代,姨婆每次來我家都是兩手空空,走得時候又多少會帶點東西走,所以我并不怎么喜歡她。
印象中,姨婆90多歲了,身子骨還很硬朗。滿頭銀發紅光滿面的她,不僅能吃能喝,閑暇時還能跟村里那些比她小一輩的老太太們打紙牌。幾年前,有個老乞丐從她家門口乞討路過時,就說了這么一句:這個家能人多,非富即貴!
當時我還不解,想著姨婆一大家子還沒我家過得富裕,況且她的幾個兒孫也不像很能干的樣子,為什么那乞丐會說出這樣的話來呢?
關于這個疑問,我直至前些年自己嫁人有了孩子后才明白過來。
那是三年前的五月初五,那天正是姨婆90大壽的好日子,本來四個表舅都商量著要風光大辦的,可姨婆不同意,她說她能活到這個歲數還能有這么好的福氣,已經是天大的造化了,不應該太張揚。最后一家人決定這次大壽只請親戚來參加。
姨婆那個年代,孩子都生得多,算來算去,親戚也不少,粗略估計辦個十來桌肯定是有的。壽禮那天,姨婆特別開心,穿得也特別美,一身大紅對襟唐裝,上面還印著松鶴延年的圖案,看上去非常喜慶。
兒孫們都爭相圍著姨婆拍了很多照片,期間,為了哄老人家開心,表舅表舅媽還有表姑們還搬上了之前自發排練的幾個小品,看那滑稽的裝扮,夸張的動作,別說還挺像那么回事的。當天的姨婆,樂得嘴巴從頭到尾就沒合攏過。
姨婆的壽宴談不上豐盛,都是些家常小菜,廚子也是兩個表舅和表舅媽充當的,但樸素的佳肴絲毫沒影響那天氣氛的隆重,人人臉上都掛著燦爛的笑容。
壽席菜上到一半時,姨婆家門口突然來了個白胡子老乞丐,目測年紀應該最少也在70左右了,他一身破衣爛衫,手上還拿著個掉了瓷的飯缸,他靠在門邊,一只手把飯缸往前一伸,做出乞討的意思。
小表舅4歲的小孫子正好在院子里玩,看到老人乞討的他,趕忙跑進來拉著小表舅說外面有個老爺爺要飯吃。
小表舅走出去一看,果真看到老人家倚在門框上,一副渾身無力的樣子,他忙走過去,一把扶住他就朝屋里走,然后接過他的飯缸,用水清洗了一下,接著裝上滿滿一大碗飯菜遞到老人手上。
期間,另一個表舅還問老人要不要喝點酒,老人家沒想到這家人居然沒有半點嫌棄他,而且還這么熱情招呼他,他激動得連連點頭,說,能喝點就最好不過了。
也許是吃完飯又喝了點酒,老人很快恢復了一些體力。他跟姨婆祝壽,說了一些吉利話之后,兩個看似年紀相仿的人就聊開了,老人家說,他原本也有兩個兒子,可那兩個兒子誰也不愿意給他養老,他一氣之下,就帶著衣服被子出來乞討了,打算討到討不動的那一刻就自生自滅。
姨婆聽后安慰了他幾句,還勸說他都這么大年紀了,實在是不應該置年輕人的氣,姨婆還說:“好死不如賴活著,他們年輕人說什么你都不要往心里去,你就踏踏實實住在你的老房子里,看看他們到時候會不會那么狠心不管你。”
“年輕人啊,有時也有他們自己的壓力,難免也有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作為長輩,好聽的話就多聽一點,不好聽的話你就當是個屁把它放了,這能有啥想不開的呢?咱們只求不給他們添太多負擔就行,一日三餐飯吶,這都不算什么,啊?踏踏實實回去吧!”
老人家被姨婆這么一點,好像也想通了。是啊,人終有一死,落葉歸根,臨了死在外面像什么話呢!
他決定聽姨婆的,馬上回家。臨走前,他對姨婆說了這樣一句話:“大妹子啊,你這個大家庭,不簡單喲,能人不少,非富即貴。”
表舅和一眾親戚聽后,不由得撲哧一笑,面面相覷,這其中不乏含有當成笑話來聽的,因為在眾人看來,表舅幾兄弟中,最有本事的也只是在鎮上賣早餐,何來能人、富貴這一說呢?
只有姨婆心里清楚這位乞討老者話里的意思,她緊緊握著那老者的手,連連說,借他吉言,承蒙他不嫌棄粗茶淡飯什么的,反正兩人最后是互相客氣了一番。
其實說起來,姨婆這一大家子在我們村真算不上是富裕家庭,要真算起來頂多也只能排上中等。她老人家一共生了四個兒子,兩個女兒。
這四個兒子都是在鎮上做著很普通的工作,稍微好點的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賣早餐的那個,這四兄弟住的房子也還是前些年他們幾個合伙建的一排水泥平房。姨婆兩個女兒也嫁得普普通通,不過,好在這一大家,家家日子都很和睦又團結。
這其中的功勞,姨婆是受之無愧的。別看她活得一大把年紀,心可通透著呢。她常說人活一世一定要懂得知足,這樣日子才有盼頭,生活才能過得舒暢。她的幾個兒女在她的影響下,個個也是樂觀積極,心態極好。
最難得的是,她不僅教育好了她自己的兒女,還能讓四個兒媳之間和和睦睦、四個家庭夫妻恩愛。不論兒媳還是女婿,兒子或是女兒、孫子或是曾孫,總之他們一大家子人對姨婆都是十分敬重的。
而姨婆呢,也并沒有因此倚老賣老或是得寸進尺,她說她的心里有桿秤,不是拿來稱人心,而是用來約束自己。
老話說得好:娶妻要娶賢,能旺三代人。姨婆就是因為有大智慧,才教育出這么優秀有能耐的兒女,才有了如今和諧幸福團結的這么一大家人。
姨婆的一生,真是活出了人人都羨慕的樣子,她沒有壽多則辱,也沒有老來命苦這些謬論。年輕時,她嫁給了和她青梅竹馬的姨公,夫妻倆相敬如賓十分恩愛。老年后,雖然姨公已經不在了,但她的四個兒子兒媳和兩個女兒女婿又把她寵成了孩子。
村里誰不羨慕她?或許她不是穿金戴銀最有錢的那個老太太,但她卻是心里充實滿足最幸福的那個老姨婆。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