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這個問題比較敏感,因為我就是這樣的人,記不清多少年了,就沒發過燒,感冒到是有過,可總是一帶而過。

假如有點發燒的苗頭,我都能興奮起來,希望它來個高燒,但是每次都是失望。

我因為總也不發燒,也很少感冒,所以對和我同類人的生命歸宿還是比較注意。

我今年74歲,有一個比我小四五歲的鄰居,那身體真的超常人,整個夏季,包括春末秋初,你看見他的時候多半都是光著膀子,一年到頭就沒有過病,那時年輕人因為嫌挖河太累,都不愿意去挖河,而這個鄰居只要有挖河的活總是有他一個。

就這樣好的身體,卻在61那年患了肺癌,不到半年就走了,著實讓人蹉呀不已。

按說以他的身體,無論怎么想象他也不會得肺癌,而他偏偏就得了癌癥,這與他長年無病有關系嗎?

以我對他的了解,我覺得他得肺癌并不算意外,細想他的日常,他抽煙,而且還是煙癮很大的哪種,但這不算啥,抽煙人多了去了。

他有個親戚是個小包工頭,他長年跟著這個親戚在工地做飯,據說油煙對肺癌是個很大的誘因,再有抽煙這個基礎,他患肺癌也就不奇怪了。

還有一些年紀輕輕就掛了的,除了癌癥,多半死于心腦血管疾病,這和本人平時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狀態有關,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金屬也有疲勞的時候,與平時有沒有病似乎并無關系。

這個例子說明,長年不患病、很少感冒的人和患癌癥是沒什么關系。

其它如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肝病、腎病等這些病是很難找上這些長年不患病的人。

大家可能都有這個感覺吧?勻速運行的機器是很少出毛病的,人也一樣。

長年不患病的人,應該說還是本人的日常狀態好,比如我自己吧?遇上不順心的事,只是一瞬間的惱怒,很快自己就能調整過來,保持心平氣和。

注意:人最好不要有大的情緒波動,人的情緒波動就好像一輛正常行駛的汽車突然加速200邁,這一突然加速,你說這車它受的了嗎?新一些的車還好,老舊車這一下也許就壞了,也許從表面上看似乎還沒事,但是日積月累,這輛車會很快壞掉。

還有一點,自己要清楚自己的身體,那里強,那里弱,在什么情況下容易感冒,在什么情況下腸胃會不舒服等等,這些,稍加注意自己就都能弄明白。

我自己就有個經驗,我的后背只要一著涼,準會感冒,所以在這方面我特別注意,重視了,感冒基本也杜絕了。飯后著涼,胃口準不舒服,想避免,全在自己注意。

專家都這樣說:每個人都是自己最好的醫生。

到醫院,醫生聽你的三言兩語就能清楚你得的是什么病,除非神醫。

因為醫生他沒有你的切身體會和感覺,你的描述再不是那么準確,疑難雜癥就只能靠排除法了。

反正我對這種“長年連感冒都不得的人,一得病就是大病”的這種說法是持否定態度的。

如果這樣的人得了大病,細究肯定有它得病的具體原因,絕非是因為他平時不得病。

其時,在我們的日常,得大病的人,那是那種類型的人都有,只不過身體特別好的人得了大病,就顯得特別突兀,似乎這種人就不應該得病而他卻得病了,讓人吃驚或者難以理解,難以接受,所以才產生了這樣的一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