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高層住了4年,越來越多人由高層搬回低層主要有12個原因,尤其是最后6條,說出了很多高層業主的心聲。

我住了四年高層,每年都會遇到幾次讓我崩潰的事情,高層的缺點讓人崩潰,優點可以忽略。去年降價40萬終于把高層的房子賣出去,現住多層住宅的3樓,低層3樓真的香。

說說我住4年高層的真實經歷,順便和住了快二年的3樓做個對比。

先說讓我換房的最主要原因是電梯故障,買房前聽人說一樓與頂樓不好,以前我住的那棟房子總高33層,我買的是32層鳳凰層。

新房剛裝修好,我把爺爺接過來想讓他在城里生活一段時間,由于是高層住宅,老人家年齡大了乘坐電梯很麻煩,又沒有認識的人,所以爺爺一直待在家中不愿出去。

本想好好孝順一下爺爺的,差點把他害了。突然一天夜里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把我驚醒,我打開房門發現爺爺躺在地上,他吃力地說:我的冠心病犯了,快把我送上醫院。

當時可把我嚇壞了,我想深更半夜的估計打120,他們一時半會也趕不到,人命關天,我決定開車把爺爺送往醫院。

馬上我背起爺爺和老婆往電梯那邊趕,我想深更半夜的肯定沒人使用電梯。結果趕到發現電梯居然壞了,我位的這棟樓屬于2梯4戶,于是我又急匆匆地往第2部電梯那邊趕。

趕到第2部電梯的時候,門口有一個指示牌,上面寫到電梯因故障正在維修當中,敬請諒解。事以至此氣也沒有用,老婆趕緊撥打120電話。我背著爺爺直接從32樓用了將近20分鐘才到達地面,救護車及時趕到把爺爺送往醫院。

當醫生把爺爺抬上救護車的時候,我已經累得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那種感覺一輩子都不會忘記。最終在醫生的全力搶救下,爺爺轉危為安,幾天后出院。

下面說一下,我住32樓4年與住3樓2年的真實經歷對比。

高層與低層風景視野對比

住在高層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站得高看得遠,既可以看旭日東升,又可以看夕陽西下的美景。以前我住的那棟樓周邊依山傍水,站在32層方圓5公里以內的美景盡收眼底,有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而住在4樓肯定沒有這種感受。

但是如果遇到節假日或者有人結婚,地面放的煙花沖天而起就在你窗邊爆炸,產生的聲爆震得玻璃嗡嗡響。夏天遇到電閃雷鳴,強烈的閃電產生的弧光和雷聲,好象就在身邊,嚇得老婆和孩子瑟瑟發抖。而位住在4樓,由于周邊建筑物具有一定的遮擋作用,根本不會害怕。

高層與低層采光對比

高層住宅樓間距比較大,四周沒有遮擋物,采光特別好,在陽臺晾曬的衣服幾乎可以全天受到陽光照射。低層住宅樓間距比較小,陽光升起的時候會受到周邊其他棟樓遮擋,采光受到影響。住在高層夏季每天可以享受9個小時的光照,而低層只有6~7小時,冬季光照時間還要縮短。

高層與低層房間通風對比

住在32樓房間通風確實一流,打開前后窗戶,吹來的自然風貫穿整個房間,房間干燥。即使每年的梅雨季節,房間內也很少會出現長霉的跡象。而在3樓由于受到周邊其他樓棟的影響,通風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每年梅雨季節屋內家具、地板、被子和衣服會長出霉點,洗衣晾曬不方便。

高層與低層噪音對比

我以前住的那棟房子靠近馬路邊,本以為32層可以遠離噪音,但是事實恰恰相反。由于樓高沒有遮擋物,聲音傳播速度快,路面上車來車往的噪音在樓上聽得清清楚楚的,晚上小區跳廣場舞的大爺大媽音響制造的噪音讓人不勝其煩,關鍵拿他們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