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額圖一生都是怎么度過的?為什么不受到皇帝的待見?
1703年,68歲的索額圖被活活餓死在宗人府??滴醯圻€不解恨,又下令抄了他家,殺光了他所有的兒子。5年后,康熙依然憤憤不平,將一頂“本朝第一罪人”的帽子,扣在了索額圖頭上。
誰能想到,這對水火不容的君臣,在40年前,還是朝堂上的一對佳話!
作為一個出身豪門的”官三代“,索額圖既努力、又幸運。
他的父親是康熙的四大輔政大臣之首索尼,哥哥是一等公噶布喇,侄女是康熙青梅竹馬的皇后赫舍里氏,侄孫是康熙最看重的太子胤礽。
在家族的助力和影響下,索額圖的仕途起點,注定要比別人高出許多,膽識謀略也超脫于常人,所以,他得以追隨康熙智擒鰲拜、平定三藩、簽訂《尼布楚條約》、滅掉噶爾丹。
由于索額圖在家中排行老三,又位極人臣、過目不忘,所以,人們常戲稱他為“三眼索相”。
“三眼索相”的成名之路
1661年,年僅24歲的順治帝駕崩。為了讓8歲的皇三子玄燁順利繼承皇位,順治臨終前,特意安排了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和鰲拜四大臣輔政。
六年后,首輔索尼病逝,處處要強的鰲拜,不甘屈于輔政大臣末位,開始鋒芒畢露、在朝中遍植黨羽。
他不顧康熙地反對,先是逼死了第二輔政蘇克薩哈,又威逼利誘,拉攏了第三輔政遏必隆。
鰲拜對待朝中同僚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對待毫無倚仗的百姓了。
一時間 ,彈劾鰲拜欺壓百姓、賣官鬻爵的折子,如雪片般飛進了皇宮,鰲拜自知理虧,就托病不朝,年僅14歲的康熙無法理政,只得親臨鰲拜府,請他出山。
誰知,康熙剛進內室,就發現鰲拜在被子中,藏了一把鋒利的尖刀!康熙強作鎮定,大笑解圍道:“看來,隨身帶刀,真是咱們滿族人的一貫傳統啊!”
回到宮中,康熙驚魂未定,鰲拜不除不行了!
但鰲拜手握40萬大軍,朝中盡是他的耳目,要除掉他,談何容易?
康熙略一思忖,立馬想到了一個人,他一定能幫自己拿個主意。
1、舍身取義、智擒鰲拜
1669年5月,康熙以下棋為名,頻頻召索額圖進宮。
不久,索額圖主動放棄肥缺,冒著會被鰲拜殺頭的風險,毅然辭去從二品吏部右侍郎的職務,自降一級,擔任康熙的一等侍衛。
他組織了十幾位親貴子弟,以摔跤為幌子,為康熙訓練了一批勇士。
一日,鰲拜入宮拜見,剛踏入武英殿的大門,就被一群勇士團團圍住,從此,失去了人身自由。
在索額圖的幫助下,康熙兵不血刃,除去了心腹大患。
作為回報,索額圖從正三品侍衛,越級提拔為正一品國史院大學士,半年后,又榮升保和殿大學士、加封太子太傅,成了名副其實的群臣之首。
這一年,索額圖只有34歲。
2、運籌帷幄、平定三藩
1673年,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仗著封地上的軍權、政權、財權、日益驕縱,大有和朝廷分庭抗禮之勢。
當時,天下大定,為著大清的長遠考慮,康熙決定撤藩。
沒想到,索額圖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皇上,撤藩之際,三藩必反!”
康熙年輕氣盛、不以為然道:“吳三桂這些人存有異心已經很久了,現在撤藩,他們要反,不撤藩,他們也要反,不如先發制人,還能掌握主動權。”
“三桂蓄異志久,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發,猶可制也?!薄肚迨犯濉侨饌鳌?/p>
果不其然,撤藩旨意剛到云南,吳三桂就聯合耿精忠扯起了反旗,聲勢之大、兵勢之盛,完全出乎康熙的意料。
八旗兵出師不利、屢屢受挫,康熙也跟著心灰意冷、一度萌生了退位下罪已詔的想法。
大清存亡之秋,索額圖又一次站了出來。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