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凖62歲去世,窮得連棺材都買不起。朝廷撥款讓他歸葬故土,走到半路沒錢了,棺木就這樣停了10年。10年后,宋仁宗想起來,又讓人把他挖出來,繼續送回家鄉。

這就是宋朝大宰相寇凖的結局,窮困潦倒而亡,實在令人唏噓。

寇凖曾是宋朝的大功臣,也是無數年輕人逐夢的存在。

他歷經宋太宗、宋真宗兩朝,19歲中進士,一路高歌猛進,扶搖直上。

然而,他的人生,從45歲開始進入分界線。

公元1006年,45歲的寇準被罷免宰相之位。雖然后來,他又重回宰相之位,可卻仕途不順,處處碰壁。

61歲時,他被二次罷相,這一次,他被一貶再貶,一路從京城被扔到雷州。

雷州,就是現在的廣東湛江一代。

如今來看,雷州似乎是個不錯的地方,可宋朝時期,這里還是未開化的“蠻荒之地”。

據說,寇凖被貶并不是皇帝宋真宗的意思,當時宋真宗臥病在床,是丁謂等人瞞著皇帝干的。當時,宋真宗還專門問了寇凖在哪,但大家都不敢說實話。

在有心人刁難之下,抵達雷州的寇凖,日子過得格外艱苦。

他上任時,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好在,當地官員和百姓知道寇凖的為人,主動幫忙搭建房屋。

但要命的是,寇凖的工資隔三岔五被拖欠,日子實在窮得揭不開鍋。

仕途失意、水土不服、窮困潦倒,三管齊下,61歲的寇凖很快就病倒了。在病中,他思緒往日時光,憤懣不平,揮筆寫下了一首《病中詩》:

“多病將經年,逢迎故不能。書惟看藥錄,客只待醫僧。壯志銷如雪,幽懷冷似冰。郡齋風雨后,無睡對青燈。”

曾經有多輝煌,如今就有多折磨。

作為宋朝功臣的他,曾經去哪里都花團錦簇,可如今,陪伴在身邊的只有大夫和僧人。

他沒多少時間了,也沒有辦法再完成自己的理想。

因為這一病,他就再也沒好起來。

公元1023年9月,寇凖去世,享年62歲。

因為窮困潦倒,去世時,寇凖連一口棺材都買不起。

他的妻子向朝廷乞求,希望能夠讓丈夫回歸故土,安葬在家鄉。

落葉歸根,人之常情。

繼位后的宋仁宗,同意了這件事,還專門撥款讓寇凖回歸故土。

但尷尬的是,這筆錢不夠。

寇凖的棺木一路從雷州往北運,走到一半就沒錢了。他的妻子實在拿不出錢,只能哭著把丈夫就地安葬在洛陽,這一停,就是10年。

等到1033年,宋仁宗再次想起寇凖,才下令為他挪地方。

于是,被安葬10年后,寇凖又被人從土里挖出來,回到了他的家鄉華州下邽,也就是現在的陜西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