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老了沒有兒子是否會過得不好?養兒防老是否有用?
養兒子好聽,養女兒好命。何坤因為生了兩個女兒,經常被村里的人有意無意地嘲笑,看不起。只因生了兩個女兒,被鄰居們議論說以后他們夫妻倆沒人養老送終。
何坤八十年代初,經人介紹和隔壁村的王碧藍結婚,婚后不久,王碧藍懷孕了。剛開始懷孕的時候,王碧藍妊娠反應大,喜歡吃酸的東西。何坤父母看到了,心里很高興,跟何坤說,藍藍懷的,一定是個兒子。何坤聽了,開心地問,媽媽,為什么這樣說,你怎么知道的,何坤媽媽說,因為藍藍喜歡吃酸的東西,我以前懷你的時候,也是喜歡吃酸的。而且我們鄉下有句古話,叫酸男辣女,意思就是,懷孕期間,喜歡吃酸的,懷的是男孩,喜歡吃辣的,懷的是女孩。
可孩子生下來后何坤,何況問接生婆,是兒子還是女兒,接生婆說不帶把的,是個小棉襖,何坤一聽是個女兒就有點不高興了。因為早期他聽了他的媽媽說,是兒子,心里一直都以為是兒子,結果生出來是個女兒,心里很失落,畢竟農村的人,都還有一種重男輕女的思想。接生婆看出來了何坤的心情,安慰說:“不怕,你看看何秋華你堂哥,頭胎也是女兒,二胎還不是生了個兒子,王碧藍二胎肯定能給你生個兒子,到時兒女雙全才是好。”何坤聽了接生婆的安慰也覺得有道理。
在何坤女兒一歲后,王碧藍又懷上了二胎。這次懷孕,王碧藍還是一樣喜歡吃酸的食物,何坤跟他父母說,二胎可能又會是女兒,他的媽媽回應何坤,應該不會吧,頭胎生的是女兒,二胎應該會是個兒子,你看我們村子里的人,一般都是間隔開的,很少是連生兩個女兒或者是兩個兒子的。
等王碧藍生二胎的時候,何坤在房門口緊張的走來走去,聽到嬰兒一聲,哇的叫聲,臉上開心的笑起來,一會兒,接生婆從房間里走出來,問接生婆,姨,藍藍生的是,話還沒有說完,接生婆說,還是個小棉襖。何坤一聽,臉上的笑容僵住。因為那個時期,計劃生育抓的可緊,不管是生兩個兒子還是兩個女兒,都不可以生三胎。
王碧藍在生下二女兒后,她也在月子里哭了,因為在農村大家心里都清楚,在農村沒有兒子,會被人家看不起。何坤聽到老婆在月子里哭,雖然他心里也因為二胎還是女兒,心里失落,但看到老婆哭了,他走上前去安慰老婆,說,沒關系,生兒生女都一樣。
王碧藍坐月子期間,何坤一天到晚田頭地尾忙前忙后。一天,在地里干活的他,干活累了,就坐在地上抽煙。剛好有個鄰居男的經過,打聲招呼,也坐下來一起抽煙。鄰居說,哎,何坤,你老婆又生了個女兒,何坤一聽這話生氣了,他認為鄰居是笑他沒兒子,口氣生硬地對鄰居說,炳哥,你怎么能這樣說話呢,怎么又生了個女兒,那里有人這樣說話,又,結果兩人不歡而散。
隔天好巧不巧,兩個人在地里干活的時候又碰到了,炳哥想起昨天的事,走過去和何坤解釋,本來是想把昨天的誤會解開,可沒成想炳哥一開口就說:“坤老弟我昨天說你老婆又生了個女兒,已經是事實,你怎么生起氣來了。”
何坤本來心里就為沒有生到兒子而難受,被炳哥這樣一說更讓他覺得就是故意譏笑,結果兩個人在地里又因為這句話而爭吵起來。
在農村,大家喜歡坐在一起東家長西家短的在聊天,喜歡說那家人有幾個兒子,那家人連生兩個女兒。如果他們在聊天的時候,剛好被何坤經過聽到,他心里就會很不舒服,臉色黑黑地蹬著那些聊天的人,感覺他們是在有意無意地說他沒兒子。甚至還有人直接當面笑他沒有兒子而欺負他,農村是有這種情況的,沒有兒子容易受到別人的欺負。
我們鄉下有個習俗,生了兒子的家庭,過完春節在元宵節前要在村子里的祠堂熱熱鬧鬧,敲鑼打鼓的上燈,表示他家后繼有人,有兒子了。何坤每年聽到有人在祠堂熱熱鬧鬧的升燈,他心里五味雜陳很不是滋味。
在經歷過這些后,何坤由z開始的心里失落到慢慢地接受現實,心里想著:雖然自己家只生了兩個女兒,但也要用心撫養,一定要爭取把自己家的女兒撫養得比別人家有兒子的還要強。
為此,何坤在兩個女兒的學習上,他用自己所學知識非常耐心的輔dao女兒,兩個女兒也聰明伶俐,自小在鄰居們的白眼中長大,所以非常用功讀書,兩姐妹通過自己的努力讀書,先后考上大學。
一轉眼何坤兩個女兒都大學畢業,各自在讀書的城市找到了不錯的工作,窮人家的孩子,懂事的早,知道自己的父母沒有生到兒子,被人家看不起。她們姐妹倆各自發了工資,留下一點自己用,其余的錢都寄回去給父母,何坤夫妻倆終于可以挺起胸來,自豪的對村子里的人說,我們家的女兒好優xiu,每個月都會寄錢回來給我們用,臉上也是笑容滿面。
兩個女兒工作了一段時間,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村子里的人跟他說,你現在兩個女兒要出嫁了,應該要跟男方多要點彩禮錢,以防你們老了的時候用。何坤說“不用,不管兩個女兒嫁到哪,她們都是我的女兒,都會對我們兩老好。我是嫁姑娘,又不是賣姑娘。再說她們工作后每個月也往家里寄了不少錢,她們結婚了。我們倆老沒有了生活壓力,現在還會掙錢,可以存起來以后養老,所以我們沒有必要給自己女兒將來的新家增加壓力。”
何坤兩個孝順的女兒出嫁后,剛開始叫父母去她們家住,但何坤兩老不喜歡在城里,就喜歡在農村老家住。兩個女兒對父母一樣照顧,經常拿錢給他們,還每年都帶他們倆老一起出去旅游。
何坤兩夫妻現在七十多歲,早幾年兩個女兒就叫他們不要做農活,吃的喝的都是女兒寄錢回來買,他們兩老整天就悠閑的在村子里打打牌,聊聊天,想外孫子,女了,就去女兒家住一段時間,又回來。
女兒嫁后和父母的感情可以一直保持很好,因為不住一起沒有生活矛盾,并且女兒對老人更有孝心更貼心,等實在動不了女兒照顧起來也比兒子更細心。
一般來說女兒多的老人比兒子多的老人晚年更幸福,老人和兒子住的有很多家庭都有婆媳矛盾,年齡大了還可能要看兒子和兒媳婦臉色。
社會在變,其實現在兒子女兒都是一樣的。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長大后都沒有多少時間一直陪伴在老人身邊,當然不論是兒子還是女兒,對父母孝心Z重要。
老人不喜歡城里生活,在農村生活也很好,雖然我們沒有職工醫liao保險,但我們買農村合作醫liao也是一樣可以的。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