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不喝飲料,喝白開水。

2、從不下館子,自己動手烹飪佳肴。

3、買衣服總到換季時去買,既便宜又實惠。

4、逢到超市促銷時,多買一些生活必需品。

5、很少點外賣,把自己做飯當成一種樂趣。

6、每逢佳節,都會為自己計劃一場短時間的旅行,讓自己能夠去真正的擁有詩和遠方。

7、頭腦精明,善抓機遇,勤勞肯干,能夠財源廣進。

8、精打細算,貨比三家,以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的利益。

9、一年四季用手工洗衣服,從不用洗衣機,這樣既省水又省電。

10、除工作外,精通一門副業,賺錢貼補家用。

我有個高中同學,也是做教師的,平時家里的一切都是她作主,丈夫是公務員,拿的錢回家都交給她。她把錢都存起來舍不得用。

她九八年從村小調到我們學校工作,穿的衣服都是十幾年前的衣服,有些衣服還是她大姐女兒的舊衣服。

有一天,我看見她臉上干巴巴的,我說秋天了,你有沒有涂點護膚霜,她說:“涂了的,涂得是去年用剩下來的大寶。”唉呀媽呀,一瓶大寶幾塊錢,剩下來的都過期了,還舍不得扔。

有一天我去菜市場買菜,正好碰到她買魚,我說你干嗎不買活的,要買這死的,她說死的一半價。我去買水果,她也跟著去一起買,我挑新鮮的買,她卻去淘打折籃里的水果,我真是服了她。

她從農村調到縣城做教師,一般人都是鳥槍換大炮,身上的衣服穿得時髦點。她倒好,還穿著十幾年前手工做的對襟大褂子。第一天去上班,進了教室,有個家長送小孩子進來,發現她坐在教室前面改作業,奇怪,就問她,你這位奶奶還會給你孫子改作業?把她弄了個大紅臉。

那時小學有副餐,學生吃不掉的饃頭,班主任不要,她都弄個塑料袋裝起來帶回去當早點。中午學校食堂有剩飯,她也找個袋子把剩飯裝回去,晚上,早上燙飯。

她家的床單都是人家服裝廠的零碎布,她弄回來拼拼接接,做的床單。

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垃圾桶旁邊有一把拖把,她左看右看,不壞,扛回家。

搬到縣城后,舍不得買蔬菜,每個星期日騎著電瓶車回老家,到兄弟姐妹家去拿蔬菜,各種蔬菜裝一大袋帶回去。吃到周末,有的蔬菜失去水分她都舍不得扔,泡在盆子里一兩個小時再摘。

我們高中同學聚會,第一次是兩個辦廠的同學出資招待的全體同學,她把丈夫也拉去了。聚會還沒結束,她就掏出幾個袋子,把幾張桌子上的剩菜打包,我說這么多剩菜帶回家你吃得了嗎?她說分裝,放冷凍里,能吃十天不要買菜。

別看她節儉,但人家在縣城有三套房,一套學區房出租,一套三室一廳自己住,一套獨幢別墅兒子住。

我就是比較節儉的人了,但她過得比我還節儉,她是我見過的這輩子最會過日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