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男鞋之王富貴鳥從此不再富貴。 被稱為“中國真皮鞋王”的港股上市老牌鞋企——富貴鳥迎來“至暗時刻”。 8月12日,公司披露的最新消息顯示,公司股份的最后上市日期將為2021年8月23日,而股份上市地位將于2021年8月26日上午九時起取消。 此前,富貴年停牌近3年。期間,富貴鳥營業額和利潤跌跌不休:從近30億的營業額跌至2017年中的不足5個億,凈利潤也由盈轉虧,并隨后無更新。公司表示,主要由于股份暫停買賣,并且有尚未償還債務,影響業務經營。   而資料顯示,富貴鳥負債至少42.29億元。   一代“鞋王”落寞 富貴鳥被取消上市地位   停牌近3年,昔日“鞋王”富貴鳥復牌計劃失敗后,將計劃取消上市地位。   8月12日,富貴鳥發布公告稱,2021年8月9日,聯交所向公司發出函件,告知公司股份的最后上市日期將為2021年8月23日,而股份上市地位將于2021年8月26日上午九時起取消。公司現正尋求法律意見并可能根據上市規則第2B章就取消上市地位決定提交上市覆核委員會作進一步及最終覆核。 此前,富貴鳥已發布公告表示,由于股份暫停買賣,并且有尚未償還債務,影響業務經營,公司正在破產重整,根據破產重整的進度安排復牌計劃。 曾從4萬元做到“中國真皮鞋王”? 富貴鳥堪稱典型的家族企業。 1984年,富貴鳥創始人林和平拿著僅有的4萬塊錢,跟19個堂兄弟一起創立了石獅市旅游紀念品廠,也就是富貴鳥集團的前身。 到了1989年,因為管理、分工、經營上的種種矛盾,部分堂兄弟沒能堅持,廠里只剩下了林和平、林和獅、林榮河和林國強這四個人。 正是這一年,為了沖一把,留下的四個股東重組了公司董事會,把公司的經營戰略轉向真皮休閑鞋,并注冊了“富貴鳥”商標。 這一轉還真轉出了好運。因為接到了出口前蘇聯的一萬多雙鞋子訂單,結果這個小廠第一年就實現“開門紅”。 1991年,石獅旅游紀念品廠正式更名為石獅市福林鞋業有限公司,第二年,富貴鳥集團成立。 1998年至2012年期間,公司的皮鞋產品多次榮獲“中國真皮鞋王”、“中國馳名商標”以及“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等多項稱號及獎項。   這個時期,富貴鳥還請了中國國家隊女排主教練陳忠和、明星陸毅作為品牌代言人,更加擴大了知名度。 2012年,憑借擁有2000余家品牌專賣店,公司一躍成為全中國第三大品牌商務休閑鞋產品制造商及第六大品牌鞋產品制造商。 到了2021年12月,憑借不俗的業績,富貴鳥又成功登陸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而正當大家覺得,這會是富貴鳥永攀新高峰的開始時,劇情卻開始往相反的方向發展。 財報顯示,富貴鳥2021年--2021年的凈利潤分別為4.5億元、3.9億元和1.6億元,凈利潤跌跌不休。 財務鏈條的持續惡化,也讓富貴鳥自2017年中期財報后,就再無財報披露。 且自2021年9月1日起,富貴鳥的股票持續停牌中。 如今富貴鳥被取消上市地位,一代“鞋王”究竟遭遇了什么,竟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從天堂墜入地獄?

欠債42億元

資金可能無法收回

據央視財經,繼3月21日中國證監會對這家企業發出立案調查的通知后,中國證監會福建監管局于前不久又對其出具警示函,因其為公司關聯方提供擔保、違反了《公司法》的規定,并影響了公司償債能力。 富貴鳥為其提供擔保的這個關聯方,其實就是與其為同一受控股東的福建省富貴鳥礦業集團公司,擔保金額為3億元,此外富貴鳥還為其他關聯公司提供了擔保。 富貴鳥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羅先生表示,一個是替別人做銀行存款做質押擔保,質押擔保大概有十幾、二十個億,就是代償,就是借款人還不了,作為擔保方要去代償。 為了解決巨額債務,富貴鳥公司分別在2021年和2021年發行了共計21億元人民幣的公司債和私募債券。 但在今年四月,富貴鳥未能按期償付利息和兌付本金,導致發生實質性違約。作為債權受托管理人的國泰君安發布公告稱,截至今年2月底,富貴鳥資金拆借金額合計至少42.9億元,相關資金很可能無法收回! 富貴鳥經營每況愈下,讓其債券價格一度雪崩,去年3月1日,14富貴鳥深度下跌83.14%,次日再度下跌14.29%,3月5日和6日又分別下探12.53%和34.76%。僅僅四個交易日,該只100元票面價值的產品從每單位103.8元急挫至8.56元,而91.75%的累計跌幅,一舉創造出中國資本市場史上最低價公司債產品紀錄。 一大批公募基金,券商等機構投資者因債券暴跌而踩雷!   截至目前,上述三只債券,其中16富貴01以及14富貴鳥兩只債券都已實質違約。 富貴鳥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羅先生坦言,公司其實現在真正的資產也沒什么了,最值錢的就是品牌,這些都是產權,存貨也抵押給人家了。 員工從1萬迅速減半 傳一半車間停工   而從公司員工人數來看,公司頂峰期員工接近1萬。自2021年上市后發布的完整年報發現,富貴鳥的員工數量一直呈下降趨勢,2021年6月30日,公司擁有全職員工數量為5729人,到當年年底,這一數字減少至5170人,再到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共聘用4401名全職員工,而目前2017年數據尚未公布。   而去年,有媒體實地考察富貴鳥的廠房,發現一半廠房停工。

為何陷入如此嚴重的債務危機?

記者調查發現,富貴鳥2021年赴港上市,2021年凈利3.92億元,同比減少13.09%;2021年富貴鳥凈利潤減少約59.16%,至1.63億元。 也就是說,如今庫存所占用資金是2021年利潤的1.84倍。 正是為了改善業績,富貴鳥不斷嘗試轉型和多元化發展。曾經進軍童鞋童服市場無果而終,之后便轉投金融、房地產、礦業,都以失敗告終。 主業收入持續下滑,庫存高企占用巨大資金,副業投資失敗導致巨額債務,三者疊加致使一代男鞋之王富貴鳥從此不再富貴。 創始人子女放棄繼承財產 曾經的一代鞋王,走到了如今這一步,令人唏噓。   對于富貴鳥的幾位創始人來說,曾經還想著希望子女能夠繼承家業。林和平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雖然不會刻意要求子女從事鞋業,但是也希望林家有子女能夠接班”。但從現實來看,子女為了避免繼承龐大的債務,對家族財產的繼承早已避而遠之。   2017年6月,富貴鳥的聯合創始人林國強意外去世。當年12月,林國強的子女更是當庭宣布放棄繼承父親所有財產,轟動商界。據悉,林國強在富貴鳥11起金融借款合同案件中做了擔保人,涉及金額高達2.9億元。而銀行提出訴訟請求要求追究其配偶及子女作為第一順位繼承人在繼承遺產范圍內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達芙妮巨虧、百麗退市 老牌鞋企怎么了? 隨著國人物質水平的提高,中國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人變得挑剔,他們開始追求更能滿足自己的個性化產品。 對比之下,曾經為70后、80后消費者們所鐘愛的傳統 皮鞋品牌 們“重銷量,不重視原創設計”的缺點開始被不斷放大。 “款式老,年輕人不喜歡,適合中老年人,但老年人又不好穿,鞋瘦,還給你來個大高跟兒,賣誰去呢!” 不僅如此,互聯網的普及,讓無數新品牌有了崛起的新契機。 這些新品牌沒有工廠,沒有實體店,下單后由代工工廠直接做貨,品牌更新速度非常之快。 于是,昔日的“鞋王”們的好日子全都隨之一去不復返:
百麗,2017年7月27日正式宣布退出香港聯合交易所。達芙妮,它最高峰時期門店數量達5000多家,但從2021開始,達芙妮也開啟了關店進程,從2021開始就在不停的關店,2017年在全國范圍內關閉了1009家門店,2021年則關閉了941家店。 星期六,2017年巨虧3.52億元,一年虧損相當于此前七年的利潤總和。
業內人士表示,盲目擴張帶來的高負債率,成為企業經營的“雷區”。 此外,調查中記者發現,這些陷入困境的老牌鞋企大多還存在與消費市場脫節、電商渠道起步較晚等問題,造成企業庫存高企、產品相對陳舊單一。 陣痛期后的一些老牌鞋企,陸續加速新老店面的升級換代,突出城市核心區域的布局;構建時尚IP、啟動品牌革新,力圖擺脫困境。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作為昔日的“鞋王”,達芙妮和百麗的落魄,更多的是因為消費者需求的升級及電子商務等新興力量的沖擊,而富貴鳥則是搞副業瘋狂到不惜賭上整個企業的命運,還不忘把金融機構“拖下水”,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