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糯米是百度重金打造的嗎?百度糯米對百度而言有什么意義?
“我聽說恐龍腳上踩到一個石頭,幾個小時以后他的腦子才能夠反應過來,這樣不管你長到多大,你都會滅絕。而我們不能做恐龍,我們要做一個強者。”
這是2023年底李彥宏給全公司的內部郵件《改變,從你我開始》中的一段話。面對洶涌的互聯網移動化趨勢,李彥宏急切想改變,絕不做恐龍,郵件中直言“革自己的命。”
這其中,較為關鍵的一步是在O2O上發力,抓住當時移動互聯網所剩無幾的陣地,于是百度糯米被推上了戰略關口。
然而百度最終還是沒能在這個領域成為強者。不久前,百度糯米發布APP下線公告稱,因公司業務調整,百度糯米APP將停止服務與運營。
回過頭來看,這次失利也許只是中國互聯網發展的一小段軼事,但足夠意味深長。
畢竟錯失一個時代的故事,不是某一個公司的故事,而是無數公司的故事;李彥宏的這次掉隊,有太多掉隊者的影子。
作者 | 阿空
編輯|甄幸運
商隱社研究團隊商業組
本文為商隱社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后臺
失速的百度急需新抓手
PC時代的絕對王者百度,沒能跟上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步伐,從2023年就開始了。
這一年,百度移動收入占比提高遭遇瓶頸,股價持續走低,迫切需要新的故事。
同樣是這一年,中國智能手機處于井噴期,每個季度的銷量為9000萬臺,手機網民達5.57億。當時大家最愛的五款手機軟件是微信、QQ、支付寶、UC手機瀏覽器和淘寶,分屬于騰訊和阿里。
而幾乎承載著PC時代所有流量入口的百度加速墜落,同樣岌岌可危的還有它只靠搜索廣告來盈利的單一營收模式。此時,阿里廣告收入超過百度,率先破千億元。
PC時代的百度,占據著“人連接信息”的通道,掙了不少錢;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人連接商品”的通道已被阿里、京東等占據,百度難以突圍。“人連接服務”成為下一個被押注的方向,百度不可能拱手讓人。
那時團購網站勢頭正熱,美國團購網站Groupon(高朋網)的崛起引發國內狂熱的模仿浪潮,鼎盛時超過5000家,平均每天誕生13.7家。
隨著Groupon火起來的還有它所代表的O2O模式,即線上展示交易,線下消費體驗。在這種模式下,互聯網企業不僅可以收取商家廣告費,還可以抽取傭金分成,探索出了新的盈利模式。
如果將全部商家比喻為金字塔,百度搜索引擎按點擊付費的模式只能吸引那些資金實力雄厚的中上層商家,數量比較有限。金字塔底端的大量本地商家連網站都沒有,他們根本不關心點擊量,只關心交易,關心有多少客人到店里消費。這類商家規模巨大,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另一方面,百度擅長的流量分發模式在移動端遇到了障礙。搜索技術無法像抓取網頁內容一樣抓取App里的內容,導致一個個App成為搜索“黑洞”。在滿屏App的移動互聯時代,百度既難以進行搜索,亦難以進行分發。
于是,百度開始思考如何實現從流量增長到GMV增長的跨越,如何更好地服務中小商家。百度想到,以O2O模式為抓手,成為移動時代的服務入口,并借此保住互聯網第一梯隊的地位。
然而,百度的野心不止于O2O,而是LBS+O2O。
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也就是基于位置的服務。LBS最重要的是“人流”。人們可以通過手機方便地找到商家信息、導航指路、預定座位、手機支付。人到哪兒,價值就在哪兒。
其實,LBS在2023年的百度年會上就被升級為四大重點業務之一。在LBS方面,百度擁有戰略級產品百度地圖,并寄希望于其能成為移動互聯網的入口。
隨著競爭對手高德地圖宣布導航產品免費,百度地圖也同樣免費。但同時帶來的問題是,就算用地圖的人再多,也不賺錢。
于是,百度意圖將百度地圖和團購網站相結合:百度地圖用于獲取2C端用戶的位置信息、服務等需求,進而匹配2B端的服務供應商,由團購網站來完成交易。
而且百度地圖想要發展,也需要更多數據和線下資源。團購網站擁有大量地推人員,同時具有線上、線下運營能力。對于百度這種缺乏線下資源的公司來說,投資一家稍有成績且資本背景清晰的團購網站無疑是最劃算的選擇。
2023年下半年百度決定通過收購團購網站進軍O2O領域。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