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節跳動要取代百度的BAT地位了!百度財報真難看,要沒落了!頭條搜索撼動了百度的核心!

害!自從我選擇了百度成為未來成長的土壤,就不停被朋友靈魂拷問:快手年終獎不香嗎?百度都沒落了你還去,真傻!字節跳動才是真正的互聯網圣地!

STOP!正在問的,以及準備問的同學,聽聽我的思考……

一、什么是BAT

百度、阿里、騰訊,為何被稱為互聯網頂尖巨頭,是因為營收能力嗎?是因為市值嗎?還是因為其某個成功的產品?都不是,是因為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內搭建起了用于產業服務的基礎建設,并在較長的時間內占據不可取代的地位。

比如無論做任何事,只要涉及支付,就離不開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只要你想將營銷信息鋪滿全網,就離不開已經覆蓋超過95%中國網民的百度廣告聯盟;數不清的創業公司在使用阿里云、騰訊云;想涉足人工智能深度學習,難道不會選擇百度飛槳嗎?

最終,他們基于各自的基礎建設,發展出了完整且穩固的生態,并且漸漸通過投資或收購的方式不斷覆蓋其他領域,不斷加固著競爭壁壘。

反觀字節跳動,雖然在BAT的層層阻截之下能夠成功的連續推出多款成功的APP已經十分厲害,但其是否搭建了突破性的基礎設施呢?其是否有真正意義上的競爭壁壘?

舉個栗子,百度建立了人與信息的連接,想找尋任何信息百度一下;微信建立了人與人的連接,想隨時聯系那就加個微信;淘寶建立了人與商品的連接,隨時隨地能購物,只要給個淘寶鏈接;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建立了人與錢的連接,買菜都可以掃碼。

這些基礎建設是能夠促使社會進步的,是能提供真正意義上的價值。而字節跳動的成功產品都是泛娛樂類的,是讓人消磨時間的,可替代性太強。

你可能要發問,既然可替代性那么強,為何能夠以巨大的差距在競品中脫穎而出?

因為算法,字節跳動最大的價值是其開發出了目前業內最強大的推薦算法,能夠非常高效且精準的的按照用戶喜好推送內容。只有算法才是字節跳動的本質核心,也是泛娛樂類產品最重要的部分。強大的算法讓用戶獲得最容易上癮的內容。

字節跳動能夠代表的是算法在內容分發上極致的應用。而BAT是能夠代表的是互聯網本身。

二、頭條的技術革新

記得2023年,我們對于字節跳動這個名字還并沒有深刻認知,那時大家談論的還是一個叫今日頭條的新聞APP。

在互聯網早期新聞都分散在不同的網站上,人們需要自己費力的四處尋找新聞,搜狐、新浪、網易、雅虎等公司將各類新聞信息聚合在一個網站上開啟了門戶時代,隨著信息越來越多,又出現了分類導航網站,密密麻麻的超鏈接通向眼花繚亂的門戶。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信息量越來越大,人們尋找目標信息的效率也就越來越低。于是出現了以百度為代表的搜索引擎,用戶通過關鍵詞直接找到想要的信息,效率有了質的飛躍。

雖然提高了效率,也極大程度拉進了人與信息的距離,但用戶在大多數時間并不知道自己想看什么,這也就是為什么今日頭條能夠異軍突起的主要原因。用戶不需要思考今天看點啥,頭條的算法會自動把你最喜歡的內容推到眼前。這在用戶體驗上真是一種全新的感覺,同一款產品卻千人千面,每個人都可以隨時看到喜歡的內容。

今日頭條的算法迅速拉升了整個內容類產品的天花板,所有公司爭相研究模仿。也就是從此時開始突然所有媒體都帶起了字節跳動取代百度的節奏,除了業務方向的相似性外,也是因為ByteDance與Baidu都是B開頭的詞語吧。

字節跳動與百度的明爭暗斗就此開始。

三、核心技術的較量

啥事總是晚一步的百度這次并沒有落下,畢竟技術實力雄厚,算法能力沒有掉隊。并且百度APP在春晚亮相搶盡了風光,日活人數也高歌猛進突破2億。

直到字節跳動宣布推出頭條搜索,矛頭直指百度核心搜索業務。

其實字節跳動做搜索本意并不是要與百度對著干,而是站在自身業務模式上必須要邁出的一步,不然你以為開發搜索引擎很容易嗎,不光要對抗百度搜索,還有360、搜狗、甚至是微信搜一搜,跟這些前輩們說打就打?

今日頭條的算法固然高效,但最大的弊端就是會使用戶所觸達的信息范圍越來越窄,不可避免地形成“信息繭房”。字節跳動擁有一個相對龐大且豐富的內容池,但沒有一個APP可以通過信息流聚合所有內容,單靠推送不能滿足用戶的所有要求。搜索能夠打破內容分發的限制,聚合所有內容形式也能幫助用戶提升搜索效率。所以今日頭條CEO朱文佳曾提到“要解決信息繭房,通用信息平臺是當下能想到的最有效的解決辦法。”

有了搜索引擎的今日頭條不僅能夠為自家內容提供新的流量入口,還能發展健康、電商等新的業務。但百度經驗、秒懂百科、百度知道等這么多年的業務積淀也非一日能趕上,況且百度小程序超過3億月活背后,也是百度搜索生態的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