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現在軟件使用的內存是越來越大了?微信軟件一般都有多大?
隨著手機應用體積不斷膨脹,不少用戶都患上“內存焦慮”,#手機APP為何越來越膨脹#突然登上熱搜。許多網友吐槽,128GB存儲空間完全不夠用,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被填滿,無奈只能去買更大存儲版本手機,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一點,占用手機存儲空間的主要有以下三種來源:軟件數量、照片等文件、軟件數據,根據每個人使用習慣占用比例不盡相同。
首先來看軟件數量,現在主流APP體積動輒上百MB大小,用戶下載完成后自動解壓,完成安裝就占掉半GB空間。有的人剛買來新手機,只安裝了幾十個軟件還沒有打開,點擊設置一看幾十GB的空間就沒有了。這是因為許多開發者出于種種不可告人的目的,有意將軟件體系打造成完善生態,內置預留許多用戶根本不需要的端口。
以微信為例,2011年首版安裝包體積只有457KB,今年6月份安裝包體積達到257MB,11年膨脹575倍。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微信的功能不斷增加,小程序、視頻號、朋友圈等功能眼花繚亂,哪怕你不需要也會被強制安裝到手機,甚至可以說微信想打造屬于自己的“UI”,讓你在微信內部完成一切操作,可見其雄(野)心有多大。
如果只是應用體積占用較大還好,更可怕的是還會產生數十倍體積的緩存,就像一個貪婪的“饕餮”想要吃盡你的全部內存空間。還是以微信為例,你平時聊天的圖片、視頻、表情包、語音都會緩存到手機,包括一些你平時根本不會點開的微信群,只要里面有消息就會讓你的手機多一些負擔。
而且微信還有一個非常奇葩的操作邏輯,同一份數據發給不同朋友會產生多份保存,就比如你拍了一張非常好的照片,分享給朋友A時產生一次緩存、分享給朋友B時產生一次緩存、分享給朋友C時產生一份緩存……也就是說同一份文件,分享多少次就有多少次就有多少份緩存,但微信明明有更好的操作方式,只對一個相同的文件做一次緩存就夠了,不知道為什么微信不愿意這么做。
除了微信以外,一些游戲也是占用內存之間的大戶,更新一次安裝包動輒就要十幾GB,其實很多功能都可以在云端完成,但是開發者為了減少自身壓力就只能轉移到用戶身上。與這些毫無意義的緩存相比,手機中存儲的照片、視頻、文件顯得不值一提,實際占用了空間也不顯得太大了。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