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老人過世了,老人是女性的,就報喪信給娘家人。老人是男性的,就報喪信給老人的兄弟姐妹們。

然后把大門上,門邊框上,貼的對聯,大門頭上貼的紅喜紙,紅窗花全部撕下來,把中堂用布遮住。代表這戶人家有人過世了,不能有紅色出現,紅色代表喜慶,與過世的人犯沖。

和過世人買壽衣,洗澡,剪指甲。是男性找理發師到家中和過世的人理發,剃胡子。

請人或自己子女和過世的人穿衣服,過世的人穿的褲子必須開襠褲,中間用一塊白布擋著,出殯時,由最大的孝子把白布抽掉。

這叫抽財,弟兄們多,要每個兒子分一點,因為這是財。女兒沒有得分,因為女兒是嫁出去的人。

老人過世當晚孝子要守夜,一直守到出殯這一天,這叫守財。

請陰陽先生,給過世的人批八字,批好八字后,就知道什么時辰過世的人出殯,哪一天送三,哪一天做六雨。送三到六雨是六七四十二天。

接下來商量如何辦喪事,請到哪一輩分的人。請搭敞棚的人來搭棚,吃飯,給過世的人拖橋都要在棚里。

什么叫拖橋?也許有的地方沒有這個風俗。相傳,過世的人,四十二天在六雨這一天就睡醒了,要回家來看看,因為要經過河,過世的人不得回來,必須有個儀式叫拖橋。

拖橋用二尺寬的白布,以一張方桌為界線,方桌上放一張板凳,板凳下面放一個住了水的盆子,每個參加拖橋的人往里面扔一元錢,這是替老人給的過河錢。

拖橋的人也有講究,一邊是女的,一邊是男的,由孝子和參加拖橋的親戚一起跪著,白布頂在孝子和親戚的頭上,由孝子捧著過世人的牌位,從白布上經過,然后主喪的用力抽回白布,就算過世的人回家了。

辦白事在長幼上一定要分得清。主喪的要是本家中,輩分最大的一個,才好主喪,否則忽略了輩分最大的一個,輩分最大的就視你為咒他,若以后家中出什么事情,就認為是你咒了他,才引起的事情,所以相當慎重。不知從什么時候留下的禮節,延續到今天。

繁亂的禮節一直在刪減,用老人的話說,在世活著的時候,也不用過份省,當吃吃,當穿穿。人死如燈滅,一切死后的儀式,都是對活著的人的心靈的一種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