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防老現在還有這樣的說法嗎?父母養老靠什么?
這問題大概率是老年人提的,太悲觀,也不是事實,事實是只有少數兒子,可能因為能力問題,對父母的贍養不到位,沒有達到父母的預期,大多數年輕人是有孝心的。
極少數極少數的兒子,可能是真的不孝,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生長的環境,父母的榜樣,教育的方式,不公平的待遇,自身難保等等,都可能會出現不孝子。
現在的養老,與舊時代的養老,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概念,過去是封閉式社會,生在那里,長在那里,很少有人離開家,離開家是被逼無奈,大多都是兒子圍著老子轉,老子的話就是圣旨,對錯都要聽,因為信息不發迖,老人經驗多。
現在是改革開放的年代,信息發達的時代,年輕人不甘平庸,那里有發展機遇那里去,那里適合自己生存那里安家,年輕人接受新鮮事物快,懂的比父輩多,在有些事上,不會聽從父母安排,這是進步。
從過去的兒子圍著父母轉,到現在的父母跟著兒子轉,有部分父母接受不了,覺得兒子不在身邊就是不孝順,老了用人之際,當兒子不回到父母身邊,與父母在不遠游的理念格格不入,心里上接受不了,認定是現如今養兒不防老了。
社會在進步,在不斷向好發展,有些觀念要跟上,舊的養老觀念需要調整,讓兒子圍著父母轉的時代過去了,未來必定是父母跟著兒子走,兒女能在床前盡孝的會減少,請人替代盡孝的會增多,兒子沒時間伺候你,為父母請一個保姆,這也應該算是孝順。
有一位老爺子,幾個孩子請他去同住,為了方便照顧,他就是不去,給租房子單住也不去,請保姆也不要,女兒伺候也不行,非讓兒子媳婦回老家伺候他。
兒子進退兩難,不回去就是不孝子,養兒不防老,回去自己一攤子事撒不了手,求助老姑當說客也不好使,最后只得把廠子交給內弟,讓老婆幫著打理,自己回去伺候父親,三年時間,父親走了,廠子基本夸了,兒子浴哭無淚。
我相信養兒能防老,兒子也在外地扎根散葉,等到了不能自理的時候,我指望兒子養老,但不會讓他為難,會服從兒子安排,怎么對老對小都有利,都方便,就怎么辦。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