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化的推廣還需要多久?為什么農業很難實現全機械化生產?
眼下,正是秋糧收獲的時節。連日來,德州市平原縣搶抓天氣晴好的有利時機,穩步推進秋收工作收尾,在確保秋糧顆粒歸倉的同時,各地通過農機專家指導,因地制宜的使用新種源肥料、新技術設備,確保秋種工作有序進行。
在平原縣桃園街道魯望農場,記者看到田地里農業機械轟鳴作響,將富含有機質的底層土壤翻出地面,數臺液壓翻轉犁、小麥旋耕機、小麥播種鎮壓一體機默契配合,深翻、滅茬、旋耕、播種一氣呵成,不僅大大提升耕種效率、減少病蟲害發生率,而且利于長久鎖住土地肥力,為豐產豐收打下基礎。
平原縣農業農村局農技師田殿彬說到,“今年我們在魯望農場進行了‘噸半糧’基礎土地的探索,建立了品種對比篩選田,通過這些新品種、新技術的實驗示范,推動綠色、高質、高效技術在平原縣全面應用,助力科技興農,努力實現糧食的豐產豐收。”
魯望農場深翻耕種技術只是平原縣農業農村局“科技助農儲備”的冰山一角。為確保糧食產量穩步遞增,80余名農藝師奔波于農田間,不斷總結經驗,因地制宜,探尋最佳的耕種方案,讓先進農業技術真正惠利于民。
田殿彬還說,在播種環節,大力推廣“四適一壓”技術,做到適墑適期播種,培育冬前壯苗,控制好播量,播深三到四厘米,下種均勻,深淺一致,播后多遍鎮壓,為苗齊、苗全、苗勻打好基礎。
截至目前,平原縣玉米應收面積87.2萬畝,已累計收獲純作玉米84萬畝,占應收的100%。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面積31911畝,已累計收獲25978畝,占應收的81.4%。同時秋播工作也已全面開始,全縣計劃播種冬小麥88.6萬畝,已累計播種37萬畝,占應播的41.8%。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