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為什么還會在電商界活動?百度在電商領域做了哪些努力?
在百度一年一度的萬象大會上,百度集團資深副總裁、百度移動生態事業群組(MEG)總經理何俊杰首次公開亮相,闡述百度在移動端業務的戰略思考與布局。
2023年離開百度戰投的管理崗位后,何俊杰已經更換過兩次職位,還曾先后兼崗過預算、銷管和直播等跟MEG有關的業務,但外界對他最大的印象仍然停留在投資層面。
內外部亦有心存疑慮之人,想知道他成為業務主管后,會給百度移動帶來哪些變化。
何俊杰接管MEG之時,百度正面臨著充滿挑戰的外部環境:短視頻的用戶越來越多,使用時長不斷增加;廣告市場的整體競爭日趨激烈化,廣告主不再滿足于曝光和線索,對效果的追求更高。
萬象大會前幾天,界面新聞與何俊杰聊了聊,在采訪中他明確表示百度移動的方向不會大變,搜索和信息流依舊是MEG的雙引擎,“信息+服務”的戰略也不會調整。
百度移動生態已有10多年歷史,各業務線盤根錯節,其中不乏老牌大流量產品。在既定戰略有效的前提下,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對于百度這家歷史上經常搖擺的公司來說也比較難得。
在具體的業務板塊上,他定下幾個“不放棄”的基調:百度不會放棄視頻和電商,要堅持不懈的做;UGC是百度長期要做的事情,不會放棄;貼吧是百度最老的產品,但擁有最年輕的用戶,不能倒掉。
這次采訪主要圍繞百度搜索和信息流的業務現狀、視頻化的思考、如何應對服務化戰略的挑戰以及百度商業化的突破方向等話題展開。
何俊杰肯定了百度移動的成績,但并不避諱困難和挑戰。他告訴界面新聞,雖然百度的交易數據增速明顯,但離不開基數較低的因素,目前團隊只是邁出了萬里長征的前幾步。
隨著沈抖入主百度智能云事業群,何俊杰接管移動生態事業群,百度在B、C兩端都迎來了更擅長讓產品落地,同時熟悉商業化的年輕高管。
MEG涵蓋了百度歷史最悠久、用戶規模最大、社會記憶最深刻的那些業務,它們的管理者要么黯然離場,要么功成名就,何俊杰的挑戰和機遇才剛剛展開。
百度會堅持做視頻和電商
“視頻和電商,百度不會放棄的,我還會堅持不懈的做”,在采訪中,何俊杰對這兩項業務表達出明確且堅定的支持態度。
在電商業務上,百度的邏輯不是再建一個京東APP或者天貓APP,而是要直接滿足用戶的交易需求。
“百度是用戶規模巨大的流量入口,也是離交易最近的決策入口”,何俊杰認為這是百度在電商類別中獨有的優勢。
過去一年百度在電商垂類做了很多事情,比如做榜單和用戶評價的內容,這些都是為了提高百度的信息決策工具價值。
百度還在用戶需求匹配上,進行了大量算法優化。很多用戶在百度問的問題,與在美團或者淘寶這種平臺上問的問題完全不同,所以百度需要為這些個性化的需求做好匹配算法。
與此同時,百度還在打通外部電商平臺的大品類,給用戶提供交易場景,要么跳轉到其它電商平臺交易,要么在百度的閉環內交易。
這項業務的推進,得益于國內電商缺乏獨立站的背景,行業競爭主要集中在淘系(淘寶天貓)、京東和拼多多等大平臺之間。“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朋友之間就能互相開放”,這三家頭部平臺目前都用小程序的形式跟百度建立了合作。
但何俊杰說,百度“不滿足于只做一個SKU的小程序,(未來)要做更多的閉環交易”。
在他的規劃中,百度首先要搭建起電商搜索的交易鏈路,讓獨立商家和三方供應鏈入駐,確保商家在百度的ROI能跑通,提升交易效率;其次還要培養用戶電商搜索以及交易的心智。
即便是百度在電商業務上已經有所突破,但何俊杰認為這些措施只相當于萬里長征的前兩三步,“等百度走到七八步的時候,電商的貨幣化程度就比較高了”。
對短視頻堅持投入
對于視頻業務的未來,“我們肯定不會大改戰略”,何俊杰表示,百度不太可能再單獨做一個短視頻APP,這條路已經不太現實。
在他的描繪中,百度對視頻化內容的重視和投入是多路線的,不僅局限在好看視頻這個單一APP上,好看視頻聚焦于中青年人群,內容帶有知識屬性,它的定位不是抖音和快手這種面向最廣泛受眾的產品。
此外,在信息流、搜索和問一問等場景下,還有更加廣泛的受眾,百度也在向這些用戶提供短視頻內容。
去年,百度在視頻內容的供給端進行了比較多投入,提升了信息流和搜索引擎分發短視頻內容的力度。
何俊杰表示,未來百度將繼續推進這個戰略,按照“帶來更大增量”的邏輯去做視頻化。
百度搜索還針對情感、法律和醫療等垂類行業,在算法匹配和架構上做了部分調整。通過視頻內的描述、對視頻內容的理解以及周邊信息,去做大模型匹配,希望找到好的長尾視頻內容,給予一定流量分發。
百度搜索的負責人肖陽將其視為百度的優勢,他認為雖然各大視頻網站都有站內搜索,但這些平臺要么技術投入不足,要么算法的匹配能力不足,導致用戶搜不到自己需要的內容,很多問題只有在百度才能得到答案。
百度需要吸引年輕用戶
近年間,抖音、小紅書和B站這類平臺深受年輕用戶追捧。
“要承認抖音和小紅書做的好,它們有自己的優勢,大家各有所長”,何俊杰并沒有回避競品的成績,但他認為這個話題要區分看待:前者在特定的垂類上有優勢,而百度搜索在更廣泛的長尾需求上領先。
移動互聯網發展到后期,外界經常有輿論認為百度在被年輕人逐漸拋棄,何俊杰并不認同這個觀點,他說從數據上看使用百度搜索最多的就是年輕人,“年輕人非常聰明,有問題都會來(百度)搜”。
他用百度在教育垂類的成績來佐證自己的觀點,“市場上很難找到在教育相關內容中比百度更能滿足用戶的”。
今年無論是騰訊、阿里、字節還是百度,旗下各種工具類產品都在高考季等節點投入資源,大力競爭年輕用戶。在剛過去的高考季中,百度APP的拍題和填報志愿等功能吸引到不少學生用戶。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