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好茶葉都是多少錢一斤?為什么網上的茶葉都那么便宜?
我一個做茶的茶農,對網絡上那些只賣幾十一斤的茶葉,特別是9元9的那些,真是表示無語,我只想問:你們是把那些喜歡喝茶的茶友當什么了?真是想罵人,無良商家。
據我了解,云南本地,就算是再差的臺地茶,怎么得也要50元一斤。注意,我說的是臺地茶。
當然,我也想問,那些購茶的朋友想在網絡上買30元一斤的茶,你們是怎么想的。要知道,便宜無好貨。
30元一斤的茶,我笑了,心疼地笑了 。加工費合算下來都是要30元。
人可以理性消費,但不能太貪便宜。
決定茶葉成本的因素有很多,我們既要考慮到茶葉品種種植區域制作工藝以及當地的勞動力和運輸儲存等多個環節,還要看終端零售商的銷售策略。所以有可能往往100塊錢一斤成本的茶葉,最終在零售那邊可能只賣150,也有可能賣500。但是總體上來說,茶葉的成本確實不低,網上賣30塊錢一斤的茶葉是什么樣的茶葉呢?下面我來說一說。
其實,如果在茶鄉長大的人或者是接觸過茶葉原料受過的人就知道了,在春茶上市的時候,每天茶樹鮮葉的原料價格都有一定的波動。雖然中間因為茶葉產量或者是天氣的原因有所波動,但是總體上是從高往低一路向下的。也就是說前期的價格比較貴,但是越往后茶葉的原料價格越便宜。
比如說在我們當地,開園開采的茶樹鮮葉已經需要150左右,到了谷雨前,茶樹鮮葉的價格基本上就降到了四五十一斤,甚至更便宜。而現在已經過了立夏,的地方采摘夏茶的時候價格更便宜,能只要十幾塊錢一斤,甚至幾塊錢一斤。
像我家現在在制作的大宗綠茶,茶樹的鮮葉原料只有3塊到5塊錢左右,正常情況下5斤左右制作一斤,加上加工制作的成本,也就30來塊錢。如果再往后去制作的話,還可以將原料價格降到更低,特別是在制作的數量上比較多的情況下,有規模效益來降低制作成本,使得茶葉的成本不高于20塊錢。那么這樣的茶葉在網上銷售30塊錢一斤,甚至可以包郵,只要銷量夠高,還是可以利用低價走量的方式來獲得一定的利潤空間。
這只是我們當地的一些茶葉制作的情況,當然在有一些地區,我們在制作大宗綠茶的時候,甚至可以將成本控制到10塊錢以下。也就是說在網上賣二三十塊錢一斤的茶葉,也有可能跟那1000~2000塊錢一斤茶葉是同一棵茶樹上采摘下來的,只不過采摘的時間比較晚,而且茶葉的條形比較大,價格就相對便宜。甚至很多現代化種植的茶園采用機械采摘的方式,一天可以采幾百斤,這樣價格雖然便宜,但是有足夠的產量,主要應該制作大宗綠茶。
總的來說,茶葉的制作成本有貴也有便宜,要看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在網上銷售的30塊錢一斤的茶葉,如果是正常的制作其實是可以做出來的。當然也有一些不良的商販通過翻新陳茶低價銷售的方式來處理庫存。大家在買茶的時候,千萬不要貪便宜。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