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夾層撕裂的危險有多大?要怎么防止主動脈夾層撕裂?
懷孕28周的準媽媽吳女士突發A型主動脈夾層撕裂,命懸一線,經多學科專家團隊合力搶救,歷經12小時完成了剖宮產術與主動脈弓部置換術,不僅保住了吳女士的性命,她最終還順利誕下一名可愛的男寶。
吳女士被送入上海新華醫院。 本文圖片均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提供
10月22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以下簡稱新華醫院)獲悉,吳女士在入院前曾在外院因胸悶不適、劇烈腹痛,暈倒在地。該院在接到外院緊急轉診需求后,吳女士經危重孕產婦會診搶救綠色通道,轉來新華醫院進一步救治。
多學科專家參與手術。
經診斷,吳女士患有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且程度嚴重,從主動脈根部一直到腹主動脈均發生撕裂。
新華醫院心胸外科主任梅舉表示,主動脈壁分內膜、中層和外膜三層,主動脈夾層,就是主動脈的內膜破口,發生了平行于主動脈壁的撕裂,這使得主動脈壁僅余薄薄的外膜維系,容易發生破裂而迅速大量失血死亡。妊娠合并主動脈夾層發病率為0.4—10/10萬,母兒病死率極高。
“這是一個災難性的疾病,死亡率的提升是按小時計的。在發作前48個小時內,每過一個小時,死亡率就會增加1%。”新華醫院心胸外科主任醫師丁芳寶說。
隨后,吳女士被轉入該院心胸外科重癥監護室治療。在醫務部、產安辦的協調下,全院多學科專家迅速開展會診討論,制定手術方案。
新華醫院婦產科主任汪希鵬表示,針對吳女士的情況,如果先行主動脈手術,就需要進行體外循環,患者體溫將明顯下降,可能危及胎兒;如果先行剖宮產手術,胎兒娩出后不能正常使用縮宮素,會導致子宮的收縮不良等,都有可能會產后大出血。
“考慮到新華醫院不僅是上海市危重孕產婦搶救中心,也是危重新生兒搶救中心,我們最后還是決定大小都保,先做剖宮產手術,同期做主動脈置換術。”婦產科主任汪希鵬與心胸外科主任梅舉反復討論,并達成一致。
手術方案決定后,新華醫院醫務部主任盛旭俊協調確認各項細節,為手術備血,一場手術“接力賽”開始了。重癥醫學科、麻醉科、婦產科、心胸外科等諸多專家一同上臺手術。在麻醉師沈賽娥、徐燕伊以及婦產科副主任金敏菲等幫助下,吳女士不到一個小時就順利誕下一名男嬰。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