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和上班本質的區別是什么?為什么創業比上班風險更大?
說下我的真實感受,畢業以后的我,直接進入了一家液晶顯示行業的國企,一干就是9年,2009年--2023年,整整的九年時間,最后由于公司的效益、升職加薪問題,都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最終選擇了離職創業。
現在想想真的應該早一些時間離職的。企業上班與自己創業真的是兩種不同的人生。
先說說,當時在企業上班的情況,2009年大學畢業,在沒有畢業以前,就通過校園招聘,被這家企業錄取了,可以說,是比較幸運的,當時看到很多同學還在到處投簡歷找工作,暗暗的慶幸,自己運氣不錯,不用為找工作發愁了。
本來以為上班是做辦公室,對著電腦的,沒想到,進了公司以后,所有人都進入了車間,進入了生產第一線,用領導的話說是深入基層。當時也是剛畢業,覺得好好干就對了,于是就把工作放在了第一位,每天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工作上,白天在車間跟著外國專家工程師學習設備操作,晚上下班回去整理學習筆記,寫學習心得體會,把學到的整理成資料與大家一起分享探討。
這樣的生活一干就是大半年,后來車間逐漸穩定,生產也比較穩定了,走上了管理崗位。也就是大家所說的車間主管。一干就是八年,車間區域主管,車間總管。每天12小時的班,6天白班,6天夜班,管理的人數從幾十人,到最多的時候幾百人,剛開始還認為,自己厲害了,是個領導了,管理著這么多人,責任重大。
隨著枯燥的日子一天天的過著,越來越感覺這樣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了。每月6天的休息時間,每天上班早晨7點多進公司,晚上九點多出公司。要是夜班就是晚上7點多進公司,早晨九十點鐘出公司。整天就是產能、品質,人員管理。感覺自己就和機器人一樣。和女朋友約會的時候都沒有,每次她周末休息,我都在上班,很少有時間能碰到一起的。這樣的工作等結婚以后怎么辦。
在工作到第六年的時候,這樣的想法越來越強烈了,感覺這樣下去,上一輩子這樣的班,不是個辦法,況且每月到手也就七八千塊錢,公司效益不好,減少加班的時候,竟然只能到手6000塊錢,去了房貸車貸,基本沒錢了,每天也沒有業余的時間??粗敃r沒有進企業的同學,在自己做生意,做的也不錯,錢不比我少賺,重點是時間自由呀。
在企業上了九年的班,應該是六七年沒有回家過年,一直堅守見生產第一線,畢竟自己是車間主管,如果我回家過年了,車間里的員工和線長們會怎么想,只有自己以身作則了。現在想想是自己考慮的太多了。
后來就是公司的效益隨著市場環境的不好,盈利也在逐漸減少,公司在壓縮人員編制,尤其是車間里面壓縮的比較厲害,本來3個人干的活,后來兩個人干,再后來一個人干。離職的人也是越來越多,感覺壓力也是越來越大,隨著年齡的增長,工資也沒見增加,直接導致了離職的想法越來越強烈了。
于是邊工作,邊和外面的同學合計著創業做生意,經過了一年多的兼職,我選擇了離職。真正的走向社會,不得不說,自己創業的初期,真的夠累的,需要找客戶,需要學技術,什么事都的自己操心,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每月的收入終于和自己的付出成正比了。
每當月底看著營業額,看著利潤,小小的團隊就會去大吃一頓。也有業績不好的時候的壓力,拼命的加班,但是心里卻非常舒暢,知道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獲,畢竟是自己的事業。
自己創業時間是自由的,忙的時候可以加班加點,不忙的時候,可以有更多的人陪伴家人和孩子。每周至少可以抽出一天時間陪孩子出去玩,老板親戚朋友有事的時候,只要提前說,提前安排下時間,都可以過得去,再也不像上班那會,給領導請假心里就犯嘀咕。很多時候領導還不批,心里那個郁悶呀。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