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里面的組織是否值得加入?組織里面有什么特別的權利嗎?
大學有幸參加過一些組織,說說我的個人看法。常見組織,班干部,系干部,學院干部,校干部,社團。
班干部,大家都熟。班長,學委等等。主要就是輔導班級日常管理,常見的,班長負責班級跟學院直接處理,學委學習與老師,考試領準考證等。跟高中比,任務更多一些,更多提現為班級同學服務,大部分與班級同學關系都不錯。其實這個最好,沒那么多雜事,還能跟同學處好關系。同時也有更多精力做一些其他方面的事情。
系/學院/校學生會,成員,部長,會長。大體組織學生搞一些活動。比如常見的,學習部開展辯論會,外聯拉贊助這些,其實比賽與組織者關系就是,你去負責干雜活,舞臺給參賽選手。看個人精力,精力旺盛可以兼顧,但目前各大學校學生會風氣多多少少有點問題,很多干部經常掛科,自律一般的,不建議參加。但大一可以參加一下體驗一下。以后工作了應對組織能力方面,不會太慌。
社團,相當于興趣小組,一群興趣使然的人聚到一起。有娛樂的,有研究的,有藝術的等等。
如果有興趣,其實都可以參與,最好把班干部做好,其他的做個一般干事就好了,重要參與,但不要淪陷進去,出了社會,這些用處不是很大,最好還是在自己本專業去深耕。自己專業學習,涉及專業證書,這些才是安身立命的本事,其他只能屬于擴展,其中班干部是聯絡班級最好的紐帶。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