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里面的等級有多少?這些等級都是怎么定的?
在縣級,副科晉升正科有多難?要回答此問題,就需要我們弄清一個問題:一個縣正科級領導與副科級領導各有多少人?
一個鄉鎮正科級領導有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及鎮人大主席,而副科級領導則包括: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副鄉鎮長、武裝部長、組織委員、宣傳委員!
也就是說一個鄉鎮有3名正科6名副科領導,從人數比例來看,由副科提拔為正科是2:1,可實際上并非如此,還得一步步走。
通常來說,想要從副科邁入正科常常需要15年時間,而更多人則根本就進不去,只是在副科上兜兜轉轉結束。
而一般縣有30個鄉鎮左右,正科級領導也就是90個左右,副科級領導則是180個左右。
隨著縣機構合并改革的完成,最終一個縣機構大體有縣委9個,2個直屬事業單位;縣政府26個部門和一個辦公室,11個直屬事業單位;縣人大9個工作機構;縣政協9個工作機構,共計正科級單位為67個,其中正科級領導有100多人左右,而副科級干部差不多有300人左右。
這樣粗略計算下來,一個縣所有正科級領導差不多在200人左右,而副科級領導差不多有600人左右,當然這其中還包括很多處室部門領導都屬于正科。
正是由于正科級領導職數比副科級少得多,而在一個縣里處級干部更少,通常只有那么二十來人,要想從正科躋身副處,則更是難上加難。
這就使得98%的正科級領導只能干到退居二線,那些副科級干部才能有機會提拔正科,因此便形成了基層正科級領導升不了,副科級領導上不去,只能一直在那里兜兜轉轉。
所以,在縣級只要是正科級領導干部不退職或者是犯錯誤,通常來說那些副科級干部沒有機會上來。
這也就形成了每年縣級正科職數空缺極其稀少,想要從副科級領導進入正科級,也就形成了極大的競爭,可能是幾十幾百比一。因此,要想達到這一步,可能需要的不僅僅是個人能力,還需要機遇,更需要依靠人脈資源,否則只能是望洋興嘆,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我老婆的一個學生,從最早的“三支一扶”起步,后來考入公務員隊伍,然后在二零一二年成為某鄉鎮的副鎮長,結果從縣的最南邊鄉鎮調到最北邊鄉鎮,然后又到護城鄉鎮,一直都沒有爬到正科級領導。
現在已經四十歲出頭了,眼看著大好青春都已耗去,想要再進一步發展,也是只能抱著隨緣的心態,畢竟他經過這些年的歷練,也已經看清了現狀。
對于縣級層次來說,副科到正科,看似只有一步之遙,但真正能夠跨過去的,并不是僅僅靠個人努力便可以實現的,背后的道理不用多說,大家都懂就好。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