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5日報道,“秋風起,蟹腳肥”,正值吃大閘蟹的時節,商家們紛紛搞起優惠促銷,蟹黃膏肥的大閘蟹也頻頻出現在各大直播間。

不少消費者出于自吃、送禮等需要購置了蟹卡蟹券,卻在兌換時傻了眼,蟹券的坑又來了……

資料圖:螃蟹。朱琳琰 攝

蟹卡兌換遭遇重重陷阱

——買時容易“換”時難

“為什么兌換個螃蟹這么難?”近日,家住河南的消費者小橘(化名)吐槽,“要么時間過了通道關閉,要么系統維護通道關閉,要么周末節假日系統關閉……系統還有正常的時候嗎?”

“雖然是別人送的蟹卡,但怎么也要兌換到手,不能讓商家鉆了空子。”多次嘗試的小橘終于預約成功。她向記者表示,“現在顯示是11月1日發貨。”

小橘還在等待發貨中,但消費者萊萊(化名)則遭遇了商家的“暗箱操作”。

據萊萊講述,此前自己在某直播間購買的蟹卡,預約了9月30日發蟹,到10月2日遲遲不發貨,后發現商家私自修改了預約時間,改到了10月7日。面對商家不按預約時間發貨的行為,她直接選擇了退款。

——缺斤少兩品質次

雖然成功兌換了蟹卡,但近日收到大閘蟹的消費者波波(化名)并不開心。

此前波波在某電商平臺購買了兩張蟹卡,4兩的公蟹和3兩的母蟹共16只。但近日到貨后,察覺到分量不對的波波分別稱了重,發現沒有一只是足兩的。

“帶著繩子稱都不夠,去掉繩子會差一兩以上。”波波告訴記者。

資料圖:養殖戶在蘇州陽澄湖捕撈大閘蟹。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李鬼”陽澄湖大閘蟹

除了難預約和缺斤少兩,一些商家還冒充陽澄湖大閘蟹售賣。

近日有消費者分享:用蟹卡兌換了陽澄湖大閘蟹,但收到貨后發現,不是官方公布的防偽標識。

中新財經記者在某電商平臺搜索,有不少聲稱售賣陽澄湖大閘蟹的店鋪。在某售賣陽澄湖大閘蟹提貨卡的店鋪里,商家告訴記者,“是正宗陽澄湖大閘蟹,有防偽環。”

但記者注意到,購買者曬出的圖片里顯示的防偽環,與官方公布的陽澄湖大閘蟹防偽溯源標識并不一致。

現實生活中,與上述消費者有著同樣遭遇的并非少數。

江蘇省是大閘蟹的主產區之一,2023年第三季度江蘇省消保委系統消費投訴和輿情分析報告顯示,共接到關于蟹卡蟹券投訴324件,輿情信息19700條。主要集中在:高標低售花樣多,兌換信息不明;卡券兌換困難,無法正常使用;大閘蟹品控差,質量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