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階段就業教育實踐分析

高校開展本科階段就業教育實踐是各個高校相關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學生的就業意識,提升其基本素養和專業技能,提高學生分析和處理現實問題能力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本文基于相關老師多年教學實踐,以培養本科生就業能力,提升其專業素養為主要目標,分別從就業指導課程搭建、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本科階段實習培養體系建設三個方面闡明觀點,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針對就業指導課程不系統這一關鍵問題,從大一開始即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教育,其中以勞動教育為主。根據各年級學生身心發展、受教育程度的不同,有層次、有深度地安排相關課程。首先,在大一階段,就業形勢指導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開展相關教育,該階段教學以理論知識為主,教學內容應包括大學生就業形勢、職業意識、就業思想、職業生涯規劃和設計。其次,在大二階段開設大學生專業能力和專業素質實訓課程,以實踐教學為主,重點培養學生相關崗位所需專業技能、人際交往能力等,提高學生就業能力、適應工作環境能力,使學生畢業后能夠成功就業。再次,大三階段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著重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意識和能力,為學生提供了基本知識和最新的創新創業政策體系、法律法規,在本階段可專注創業教育,注重實踐教學,積極開展就業指導教育實踐、實際培訓和學校、社會實踐基地,深化學校、企業合作,加強學生實踐技能的培訓和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在教育實踐的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為學生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最后,在大四學年,提供相關職業指導課程。在精細化建設方面,課程建設需要適應產業分工、技術升級的需要,建立專業教學標準和職業標準的聯動開發機制,推進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技術標準相銜接,采取更加生動的項目教學、現場教學和工作過程導向教學。在通識化建設方面,需要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原則下,將信息技術、生態道德、人文素養等教育內容貫穿培養過程,以選修課程和雙學位課程為依托,培養一專多能的就業技術人才。

專業化的教師隊伍是構建高校就業指導服務體系的主要參與者,教師隊伍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就業工作的成果好壞。針對師資力量薄弱這一問題,一方面,應致力于擴充就業指導教師的來源和渠道,如開展兼職教師招聘活動,吸引人力資源培訓機構教師、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人士等的加入,取長補短,補充本校就業指導教師隊伍;此外,根據各學院專業性質的不同,借調有實際工作經驗的優秀職場人士來校任職,為本校的就業指導活動輸送新鮮的血液,解決就業指導教師人力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高校應定期組織就業指導相關培訓,邀請專業的校外人士進校開展講座,鼓勵本校教師踴躍參加;積極推進學校間的就業指導教師交流工作,吸取兄弟院校的優點,努力彌補自身的不足,提升本校教師隊伍專業水平。

從學校教育層面看,需建立大一到大四完整的實習培養體系,大一階段以寒暑假期間的體力工作為主,以求鍛煉同學們的吃苦耐勞精神,珍惜校園學習時光,懂得感恩父母;大二階段安排學生進入優秀企業學習,以增長見識拓寬眼界;大三階段安排學生進入初創型中小企業進行實習,以求全方位鍛煉學生能力,更加明確未來定位;大四階段,學生會根據前三個階段的學習,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工作。此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實行班級三導師制度,每班包括一名專業課班導師,一名企業班導師和一名研究生班導師,三位導師職責明確,為在校生的就業發展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最終培養學生在實習就業方面的基本技能,使學生逐漸認識到就業實踐中相關活動的基本發展規律。

總之,以就業指導課程搭建、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本科階段實習培養體系建設為導向開展高校本科階段就業教育實踐,對培養學生的就業意識,提升其基本素養和專業技能大有脾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