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事業單位,過渡期養老金重新核算,職稱不再起作用?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2023年10月,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為了平穩過渡,設置了10年過渡期,養老金的核算便分為老辦法、新辦法、過渡期新老辦法對比三種。

機關事業單位老辦法計算的養老金是按照個人基本工資、職務職級、工齡等因素計算得來,2023年9月之前退休的人員,都是按照工齡確定退休費的計發比例,計發比例乘以基本工資得出基本退休費,除了基本退休費,老辦法養老金的構成還包括各項補貼。除了基本工資,副高級職稱的津補貼比中級職稱高500-1000元,職稱越高退休后養老金自然越高。

同時,2023年之前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老人”,各地會進行津補貼的調整,直接在養老金中體現,每次調整不同職稱的差距逐漸拉大。

過渡期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中人”,養老金重新核算時,職稱是否不再起作用?

過渡期退休的“中人”,養老金的計算方法采用新老辦法對比的方式進行核算,新辦法只與賬戶存儲額、繳費年限等因素相關,不再與職務職級掛鉤,職稱的作用在在職時社保繳費基數中體現。

例如張大爺,工齡40年,副高級職稱,2023年退休,退休時養老金的核算是當地人社部門審批,按照老辦法進行核算,養老金由基本工資、津補貼、增加退休費構成,假設最終核算4500元。

而今年張大爺所在地區進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養老金的重新核算,而此時整個核算過程均有社保系統進行完成,經系統老辦法核算的養老金假設為5000元(社保系統核算會有養老基金歷年調整基數,故與人社核算數值不一致),新辦法核算養老金7000元。

那么張大爺2023年每月應補發養老金(7000-5000)*50%+5000-4500=1500元

所以,職稱在機關事業單位過渡期退休“中人”養老金的計算過程中仍起到關鍵作用,而這里起作用并不是因為老辦法因為職稱影響養老金的高低,而是在職時養老金的繳費基數高退休后按照新辦法計算養老金高。

所以,不管是按照新辦法核算養老金還是老辦法核算養老金,職稱都會影響著退休后的養老金。職稱越高,工資越高,不僅社保繳費基數高,職業年金的繳費基數也高,這樣退休養老金自然就高。

除此之外,職稱還有其他價值,比如說取暖補貼,擁有高級職稱的人,在一些地方拿到的取暖補貼標準就要比當地企業退休人員高一些,像山西,高級職稱的退休人員,可以拿到5600元的取暖補貼,而當地企業退休人員的補貼為33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