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海安亭體驗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藥斑布’的制作過程,并成為短視頻里的主角,向更多人介紹這種中國傳統工藝印染品的獨特魅力。”拿到“最佳攝影獎”后,上海大學泰國留學生陳培琳受訪時說。

10月30日,由上海市歐美同學會主辦,上海市歐美同學會靜安分會和上海市夢想加油站青年發展交流中心聯合承辦的“我眼中的中國”外國人講中國故事短視頻征集活動頒獎典禮在上海市靜安區舉辦。

該短視頻征集活動圍繞“文化”“家”“流行”“地標”“融合”“生活”“美食”七大主題,從外國人的視角,以城市主人的立場,歷時3個月,收到了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外籍友人的近百個優秀作品,最終評選出最佳國際文化交流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內容獎、最具影響力獎、最佳制作獎、最佳創意獎、最佳攝影獎、最佳表現力獎八大獎項。

頒獎典禮現場 范宇斌 攝

這些短視頻展現了外國友人在中國生活、工作和學習等經歷,講述了一個個生動精彩的中國故事。在這些視頻中,有的是分享學做的第一道中國菜肴,有的是記錄在華夏大地上的探索之旅,有的是講述初次來到中國,和老師、同學間發生的小故事,也有的是生活在上海大街小巷的日常瞬間……

“故事雖小,卻承載珍貴情誼。”上海市委統戰部二級巡視員、市歐美同學會黨組書記李霞說,“一個個光影故事讓我們感受到外國友人已經深深地融入這個國家、這個城市,和中國人一起努力工作、用心生活,共同創造與實現夢想。”

隨著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有更多的外國友人開始關注中國。上海市歐美同學會靜安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上海市夢想加油站青年發展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王勤智表示,“短視頻是一種很好的分享方式,外國友人以城市主人的身份,通過短視頻分享他們對中國的觀點,對中國文化的愛和渴望,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成為向世界展示中國最真實和最好的使者。”

活動現場 主辦方供圖

來自哈薩克斯坦的Dina現在定居于上海寶山區,她用短視頻作品講述了外國人眼中的上海抗疫故事。她說:“上海疫情期間,非常感激志愿者們的無私奉獻,不求回報。我也加入了志愿者隊伍,相信患難見真情,我們都是一家人。”

“中國的發展就是世界的發展。”來自西非利比里亞的陳民在短視頻作品《我在中國增強自己的實力》中表達了在中國生活的感受。他目睹了中國的飛速發展和日益強大的國際影響力,在上海海洋大學讀書的他,從一開始的不適應到后來逐漸愛上中式美食、發達的交通、動動手指就能網購……這一切都讓他特別珍惜在中國留學的每一天。他說:“在中國,每天都能看見自己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