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是“鬼見愁”?“鬼見愁”的作用是什么?
鬼見愁是一種落葉喬木。鬼見愁又叫無串子,小花鬼針草,菩提子等。鬼見愁,原產于中國長江流域以南各地以及中南半島,印度和日本等地。
鬼見愁嫩枝綠色無毛,到了秋天慢慢變成紅色,樹皮呈灰褐色或者黑褐色。葉片互生,樹枝開展,有柄,無脫葉。花期6~7月份,圓錐花序頂生或者側生,花冠寬卵形,淡紅色或者白色,花絲有細毛,花朵開在綠色的小葉中。果期9~10月份,圓圓的果實很像兔的耳朵,核果球形,果實初期綠色成熟時黃色或棕黃色,種子黑色球形。
鬼見愁的木材可以制作箱板和木梳等。果皮含有皂素,可代替肥皂。鬼見愁的根,種子和枝葉,具有清熱祛痰,消積殺蟲的作用。
農村常見的“鬼見愁”是一種什么植物?都分布于哪里?有什么用途?
“鬼見愁”是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肅、寧夏、陜西北部、內蒙古的省區的一種豆科棘豆屬墊狀灌木,常生長在薄層沙地、丘陵坡地、沙荒地上。
鬼見愁是一個別名,它的正式中名叫貓頭刺,別名還有老虎爪子、刺葉柄棘豆等。鬼見愁這個名稱來源于它的葉軸宿存刺狀、葉片細尖成刺狀,植物體外觀像一團刺,容易刺手,因此人們形象稱它“鬼見愁”。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