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風險行長和營銷行長的沖突:發展VS風險管控
“張行長,我和我的運營風險團隊三個星期以前就曾發布風險提示,給A公司,不能升級轉賬額度到3,000萬,因為他可能觸發詐騙模型。但遺憾的是,你和你的團隊雖然知道,但還是一意孤行。你看,現在這個賬戶被公安局查出這個賬戶涉嫌電信詐騙,分行要對我們進行處罰.....”在經營分析會上,分管運營及風險板塊的某銀行李副行長說。還沒等他說完,分管營銷板塊的副行長張行長說:“李行長,我們知道這個情況,我們也曾經對這個賬戶背后的公司進行過盡調,發現這個公司本身是沒有問題的,是符合升級額度的,現在的問題是這個公司的緊密聯系的下游企業出現了電信詐騙。實際上我們沒做錯,現在板子不應該打到我們!”......沖突和爭執還在繼續,關鍵點是誰對這個事件負責。
看著他們的爭吵,主管全面的一把手吳行長說話:“業務分析會上,班子之間紅紅臉出出汗,這是很好的!現在的問題是支行要發展,必須要拓戶,必須要服務客戶。在發展過程中出現問題是在所難免的,只要盡職則免責,我們要想辦法跟上級行溝通,我們已經盡職,要按可以免責的方式來處理這個事!”
對銀行經營來說,發展和風險內控是一對永恒的矛盾,如何在踩油門和踩剎車之間取得平衡,考驗所有銀行經營者的能力和水平。聰明的經營者總是能夠在發展中把控風險,并讓兩者取得平衡,最終用發展來檢驗風險管控的成果。
“風險是來自于你不知道你在做什么。海水退潮后才覺得自己是光著身子。” —— 著名投資家巴菲特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