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酒香不怕巷子深,而現在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了。要賣出東西,不會吆喝是不行的。前幾年一起工作過的一位同事,經歷了懷孕生子,全職主婦之后自己開起來小店,而且是線下的。

疫情期間,小店也沒怎么受影響。我很好奇,雖然原本就知道她腦子靈活是個人才,文筆清奇,寫小說寫各種文,順手拈來,卻也沒想到她真正厲害的是做生意。

她說,其實,她就是會吆喝而已。沾了文字技能不錯的光。早年讀書寫文,看似文藝的那一套,都是實打實的一技之長。現在結合時代的發展提供的各網絡平臺,更有如魚得水之感。

后來,我在《營銷5.0》這本書里找到了同事故事背后的思維邏輯。才明白,其實她是很懂營銷的人。而這本《營銷5.0》也讓我對營銷有了新的認識。

《營銷5.0》的作者楊芳莉擁有十多年百強企業從業經驗,在商品供應鏈、互聯網平臺建設、運營管理、營銷推廣及整體商業戰略落地實施方面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她作為胡興民先生的學生及團隊成員,與胡先生及團隊共同創造了這本后互聯網時代的營銷模式——《營銷5.0》。

胡興民先生有30多年豐富的商業經營的實踐經驗,多年從事商業模式,互聯網戰略,數字營銷等相關領域,學術研究,將深度的實踐經驗及高度的理論研究進行了完整結合。

這本書講解了新時代營銷中所迭代出的新理論、方法和實踐。企業要從過去的壘磚頭向數人頭的思維模式轉變,結合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社交媒體等技術和手段。構建服務會員全生命周期的整體運營體系。

今天我們只從本書所講的社交媒體中內容營銷的部分來分享一下:

一、內容營銷的四個基礎形式

不同于傳統廣告具有的推銷性質與內涵,內容營銷是一種企業向用戶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并進一步促進信息的交流與傳播的營銷方式。

如烤箱生產公司的官方微博、公眾號等平臺上有很多制作精良的視頻,來指導大家如何使用烤箱來制作各種美食。

書中提出4個基礎內容,廣泛適用于通過文字、圖片、動畫、視頻的形式傳播:

1.有用:為用戶提供可以參考、應用的信息。比如烤箱公司賬號提供的如何保養烤箱的方法,制作某種蛋糕的注意事項等。

2.有趣:調劑情緒的讓人感覺到喜悅或者有意思的內容。

3.有利:提供可以節省金錢或者帶領收益的分享或者優惠,比如有些抽獎或者是免費獲取電子書、優惠卷之類的。

4.有情:能觸動用戶感情的內容,可以是親情、有情、愛情,也可以是更大的家國情懷等,能引起人們共情的內容。

二、六種常用的內容策略

(一)制作熱點性內容

熱點性內容及即某段時間內大家都在關注的熱門信息。制作熱點性內容之所以可以成為內容策略,主要因熱點性內容備受關注,而且在各種分類搜索中也會被認為是相關話題,比較容易被排在相對靠前的位置。

熱點性內容涉及面很廣,《營銷5.0》中概括分為以下幾種:

1.國際事件:比如現在正在進行中的奧運會。

2.國內大事:比如開放三胎政策等。

3.社會事件:比如全國高考、河南錯換嬰兒28年事件等,能引起大量民眾關心的事件。

4.時令新聞:比如二十四節氣中每個節氣上的飲食起居以及養生注意事項等。

(二)制作即時性內容:內容有效期比熱點內容短,可能就幾個小時。

(三)制作生活故事性內容:生活周遭發生的感人事件等。

(四)制作方案或學習性內容:方案或學習性內容包含多種不同層級的方案與知識,小到生活小貼士,大到對企業管理的一些建議,發布這些內容的主要目的是讓用戶覺得有用。

(五)制作持續性連載內容:持續發布的一系列內容,常常是有用的內容類型。

(六)制作促銷性內容:與特定事件內促銷相關的內容。

三、七種吸引點擊的標題

在完成了內容的主體文字后,營銷人員需要在再回頭為文案擬定一個吸引人的標題,這樣才能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在《營銷5.0》這本書里,總結了7種最能吸引人的標題種類:

1.承諾文章價值和意義的標題:標題中提到某些群體的”痛點“問題。如《學會這5招,不懂配色也能做出高逼格PPT》。

2.提出疑問的標題:關鍵詞通常是社會熱點,用來引發大家好奇心。

3.結合時事創建的標題:容易引起關注,也容易被搜索到。

4.融入了“為什么”“如何”“理由”等關鍵字的標題:標題中暗示會給出答案,也誘惑人們打開看究竟。

5.承諾快速見效的標題:這種標題比較容易吸引人打開,但是不能太夸張。

6.專家建議類標題:借助專家給人的權威感,增加說服力。

7.生活小貼士類標題

四、轉發分享的動機

只有高效的分享裂變才能讓企業以最低的成本,快速打造屬于自己的私域流量。

作者總結的四種動機分別是:

1.被感動:被內容打動,產生了情感和情緒的變化,也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共情。

2.自我效能感:轉發這些內容能代表自我成就感,彰顯自己的身份、資源等。自己不好直接大喇叭告訴別人的,借助轉發暗戳戳的秀出來。

3.強實用性:很多人會因為信息的實用性而分發給需要的朋友或者直接轉發在朋友圈。其實朋友圈里很多信息都是這種類型的。我自己轉發的最多的也是這一類。

4.表達支持:人們通常更愿意對社會公益、國家政策等內容進行轉發支持。

內容營銷的這幾個方面非常重要,需要運營者不斷的實踐改進,另外發布渠道也非常重要。

要想運營好某個渠道的賬號,就得懂得此渠道的規則和屬性。一魚多吃是好的,但是不能原封不動的把內容復制到不同屬性的平臺上。

就像知乎,問答平臺,最好的運營自然是多去回答問題;簡書就是文字內容的天地,抖音則是短視頻比較適合;騰訊視頻則是長視頻平臺。每個渠道都有自己的規則,要想游刃有余,就得先懂規則。設計內容的時候,要清楚適合發布在哪種平臺上。

除了內容營銷的部分,《營銷5.0》這本書里詳細講解到的每一個點,都值得搞運營的人好好的學習,實踐,是從業者不可多得的學習材料。


據CNNIC統計,2023年底中國互聯網用戶已經超過6億人次,全球的互聯網用戶更是在以每天60萬的速度迅速增長,龐大的互聯網用戶群對企業來講無疑是一座巨大的金礦。

傳統企業要打開互聯網市場的大門,“互聯網+”是一個絕佳的機遇。那么如何與“互聯網+”一起進化呢?這是一個需要傳統企業宣傳人員腦洞大開的問題。

我們要清楚與“互聯網+”一起進化的三個關鍵:

01

別想一口吃成個胖子

很多傳統企業都把“互聯網+”的概念理解為在網絡上做做廣告,把產品拿到網絡上售賣,當然這么理解也沒有錯。傳統企業如果不循序漸進,想一口吃成個胖子,就要承擔相應的風險。

02

別單干蠻干

在不熟悉的互聯網領域,傳統企業必須杜絕單干蠻干。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與互聯網營銷服務商合作是絕佳的選擇。

就互聯網營銷來說,制定好營銷的方向,規劃好營銷活動的戰略、方針以及實施營銷方案的時間計劃是最佳全案營銷的必備關鍵。

03

別守著舊機器不放

過去人們常把企業比作一臺機器,企業也用運作機器的方法來運作自己。作為一臺機器需要人來操作,需要維護和保養,然后確保這臺機器在它的生命周期內有序不變地工作。

把企業當作機器來運作有三點好處:

其一,按照既定的模式去運行即可,可謂簡單;

其二,既有的模式和結構帶來經得起考驗的效率,可謂高效;

其三,在了解企業方向和市場需求的前提下,結合機器的縝密特性去運作往往能取得不錯的效果,可謂合作。

就如機器需要更新換代一樣,當一臺機器不再適應當前的時代以及技術要求時,面臨的必然是淘汰。相對企業來說也同樣適用,機器式的企業在當前已不具備這個時代所需的特性。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任何營銷短板都可能影響最終的營銷效果,唯有能夠獨立完成營銷方案的企業,才能準確把握時機與節奏,抓住“互聯網+”機遇,幫助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快速打開并穩固互聯網市場。

《互聯網+營銷,移動互聯網時代營銷新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