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門檻現在越來越低,為什么沒有吸引到更多女性音樂人進入行業?
編譯 | 萬冰玲
今年年初,研究機構MIDiA聯合獨立音樂發行平臺TuneCore發布了一項關于女性創作者行業現狀的調查,并提出疑問:如今音樂創作變得如此容易,為什么沒有更多的女性參與?
答案在于行業里普遍存在的性別歧視、性騷擾。MIDiA采訪了504名音樂人,采訪對象來自世界各地,不僅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也包括墨西哥、俄國、土耳其、菲律賓等國家。
在受訪的401位女性音樂創作者中,近三分之二的女性創作者認為物化女性和性騷擾是最主要的難題,遠高于年齡(38%)、缺乏資源(36%)、收入低(27%)帶來的困擾。
BE THE CHANGE-Women Making Music
盡管在過去的幾十年間,女性已經出現在各行各業,但84%的受訪女性仍感覺到社會將母職看作女性的首要角色,這一點也導致38%的受訪女性在年齡上有更多的困擾。
音樂行業普遍期待女性音樂人是年輕的,一方面是由于音樂行業對于年輕的迷戀,另一方面,人們普遍認為女性得趕在當媽的年紀之前獲得成功,一旦有了孩子,恐怕就不會對音樂那么認真了。這使得奔三的女性格外有年齡焦慮,不論她們是否真的有孩子。
對于超過83%的受訪女性而言,音樂行業最大的挑戰之一還在于男性凝視。為了成功,女性歌手或創作者不僅被要求音樂好,外表形象也被有所要求。女性常常被要求用化妝和服裝掩蓋她們真實的自己,而男性歌手或創作者則不必擔心外形對他們的職業生涯會造成什么影響。
創作工具大眾化
在今年6月,音樂財經曾編譯過MIDiA對于音樂下一個增長點的分析(回顧:創作者大爆發,尋找下一個增長點)。文中,MIDiA就很看好音樂創作工具。
比如今年4月,Facebook就添加了Sound Studio功能幫助用戶對聲音進行加工創作,具體作用包括拼接、混合聲音段落、聲音圖書館等等。同時,TikTok也推出了名為“Music Machine”的功能,提供MIDI效果,方便用戶進行音樂處理。
MIDiA研究公司指出,隨著音樂創作工具的簡易化和門檻降低,越來越多的音樂愛好者正從消費者轉換為創作者。
這一趨勢在年輕一代中格外明顯。在16-19歲的人群中,接近50%的受訪者每周花1-5小時在音樂流媒體平臺聽音樂,并且大多是在做其他事情時,將音樂作為背景音樂進行播放。而與此同時,其中35%的受訪者都會一門樂器或聲樂。這意味著,對他們來說,音樂不僅是背景消費活動,也是自行參與其中的創造性行為。
更有趣的是,這一比例在年輕女性受訪者中更高。在25-34歲到35-44歲的受訪群體加在一起,會一門樂器或唱歌的女性受訪者才占到三分之一。而僅在16-19歲這個群體中,會一門樂器或唱歌的比例就達到42%。在20-24歲之間的群體,這個比例也僅僅低了一點點。而這兩個年齡段的男性群體中,這一比例僅占到28%。
這樣看來,數字化的創作空間似乎為女性音樂創作者打開了通往行業的大門,行業將持續變得更加性別平等化。尤其是玩樂器或聲樂的女性占比如此增高的數據令人抱持期待。然而,其他數據則指出,這想法有些過分樂觀了。
創作工具社交化
關于音樂創作平臺方面,在20-24歲的女性群體中,只有9%的受訪者表示在使用音樂軟件,諸如Logic、FL Studio、Garageband、Ableton等,而其他群體中,女性使用音樂軟件的比例則更小,甚至低于5%。
而在男性群體中,除了55歲以上的受訪者,所有年齡層的受訪者使用音樂軟件的比例都超過9%,在20-34歲的群體間,這一比例甚至超過18%。MIDiA就此總結,當年輕女性蜂擁走近傳統樂器和聲樂時,男性則占領了不斷創新的創作科技平臺。
雖然如此,由于創作者工具的增加,有越來越多更加適合女性的軟件和平臺幫助女性進行創作。例如內嵌創作工具的游戲Roblox,玩家可以自行上傳音頻。據報告,該游戲16-19歲的玩家群體中,女性玩家人數超過男性玩家的三倍。
MIDiA推測,創作工具的下一個趨勢是變得更具有社交屬性;而由于社交媒體用戶的用戶性別比幾乎相當,這或許會讓音樂創作者的性別比例差異變小。
更加好上手、更具社交屬性的創作工具還有個好處就是便于分享。在被問及是否樂意分享他們的音樂到SoundCloud、YouTube這樣的平臺時,6%的16-19歲間男性受訪者表示樂意,在20-34歲男性受訪者中,這一比例甚至超過12%;而16-19歲的女性受訪者中,這一比例只有1%,25-34歲的女性受訪者中只有8%。
而如果讓創作工具簡易化、主流化,音樂創作將會吸引更多女性音樂愛好者,并促使她們更多地練習和宣傳她們的作品。
總的來說,在音樂創作的大眾化和獨立音樂人興起的潮流中,女性音樂人也有所受益。尤其從年輕一代的音樂習慣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不僅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參與了游戲創作,其中女性音樂人還尤其超過了男性。
在主流創作工具逐漸瓦解專業壁壘,變得更加大眾化的趨勢下,相信將會有更多的女性音樂人改變這個以男性為主導的創作生態,進一步推進女性在音樂制作領域的參與度。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