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視頻并入抖音之后會有什么發展動向?抖音如何調整對西瓜視頻的戰
雖然沒有像字節這樣公開宣布過,但是新浪在2023年進行了一波組織架構的升級調整,新浪新聞、新浪體育和新浪游戲等版塊都并入到新浪微博體系內,一方面是為了讓微博的業績看起來更好一點,但是更多的是合并同類項,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在文娛商業觀察看來,西瓜視頻的角色與新浪新聞更像一些。
在新浪的體系中,新浪新聞一直被寄予厚望,尤其是搜狐新聞和網易新聞因監管政策逐漸衰敗之時,新浪看到了新聞領域的一些機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資源到新浪新聞中,但是最后結果不盡人意。
雖然號稱行業第三,但是與第一名今日頭條、第二名騰訊新聞相差甚遠,最后集團層面終于下定決心將新浪新聞并入微博,成為微博資訊和內容的一個支持部門。
從一級獨立發展部門降為二級支持部門,意味著行政、人事、財務等一系列的降維,使得原來處境比較尷尬的新浪新聞更加被動,在發展戰略上也不得不趨向保守,整體處于收縮階段。
如今西瓜視頻從原來的獨立一級部門,降為二級支持部門,從長遠來看不是很好,西瓜視頻的發展將會受到更多來自抖音的掣肘;但這也不全是壞事,西瓜視頻如果能在中長視頻這塊幫助抖音建立過硬的內容體系,加上TV端的一些創新嘗試,未來不一定沒有機會,也許會比獨立發展更好。
戰略搖擺,西瓜視頻艱難發展
西瓜視頻的初衷是承載字節跳動的長視頻戰略,從頭條視頻獨立出來就直奔劇綜方向去。
2023年的時候西瓜視頻首次進軍自制內容,宣布將會投入40億元涉及長視頻領域,從原來的內容分發平臺轉型上游內容制作,貫徹“以短代長”的新打法,首個節目就是與汪涵的銀河互娛合作《頭號任務》。
這檔綜藝有創新。加入了一些短視頻互動玩法在里面,但是最終取得的效果比較有限,畢竟是新人入局,與五大一線衛視、三大視頻網站制作的內容還是有些差距的,只是沒來得及繼續深入探索,西瓜視頻很快就調轉戰略,開始在微綜藝上發力。
比如15分鐘的旅行訪談節目《丹行線》、探險類綜藝《侶行·翻滾吧非洲》等,西瓜視頻參與出品了多檔微綜藝,最終成績也不是很理想,在2023年的時候自己嗅到了知識賽道的機會,開始直接對標B站。
中視頻是不是個偽概念不重要,重要的是介于短視頻和長視頻之間的內容,還有很大的市場。國外的YouTube成功模式已經證明這一賽道有機會,國內有些類似的B站、愛奇藝隨刻等都在發力這一領域,希望以知識性的內容突出重圍。
所以西瓜視頻的定位沒有問題,包括后來高價挖走B站UP主巫師財經、獨家簽約獨角show,阿木爺爺、大能等頭部創作者都是這一戰略下的配套動作。西瓜視頻希望以優質創作者為核心構建內容生態,在1-30分鐘視頻領域尋找機會。
高舉高打,不斷試錯是字節一路成長起來的核心優勢,可以集中優勢資源發力,帶動了今日頭條和抖音的成長,但是這一策略在西瓜視頻身上并不是那么見效,西瓜視頻并沒有如愿成為“下一個B站”。
不停搖擺的戰略,不見明顯成績的投入,都讓西瓜視頻在字節體系內的位置比較尷尬,因此合并入抖音,成為抖音中長內容中的關鍵一環,是比較理想的結局。
抖音需要西瓜視頻
現階段的抖音需要西瓜視頻。
2023年9月份,也就是一年多以前抖音曾高調對外宣稱,包含火山小視頻在內的抖音DAU已經達到6億,這意味著當下網民數量中,有接近三分之二的人都在使用抖音。
乘著短視頻的紅利,抖音快速崛起為國民級的應用,勢頭早就已經超過快手、微博這類競爭者,成長為新時代的互聯網巨頭,但是接下來呢?進入存量競爭時代的抖音該如何繼續保持增長?
中長視頻就成為一種必然的選擇。事實上從2023年末抖音就在悄悄試水微綜藝,推出與張藝興合作的豎屏微真人秀《歸零》,與羅云熙合作的紀實綜藝《魔熙先生+》,以及與趙奕歡合作的旅拍微綜藝《尋夢“歡”游記》。
背后的邏輯非常容易理解,當“短”視頻告別高速增長,抖音必須要為平臺注入時間更長、內容密度更高的內容,以吸引新用戶的同時保持住現有用戶的粘性。
以前抖音和西瓜視頻雖然同屬字節跳動體系,但是畢竟不在一個BU,協同效果較差,如今西瓜視頻并入到抖音體系,雙方協同性更強,效率更高,對于抖音來說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文娛商業觀察認為,西瓜視頻會在以下幾方面,對抖音形成進一步的支持。
一是中長內容的玩法更加多樣。西瓜視頻、抖音和今日頭條此前就已經在“中視頻伙伴計劃”“我在西瓜看港風”等系列活動中多端聯動,今后類似這樣的活動會更密集,玩法也會更多樣,這樣才能發揮出抖音、西瓜視頻各自的優勢。
二是抖音的中長視頻創作者體系會更完善。抖音此前的創作者體系是基于短視頻建立起來的,在中長視頻這塊主要是依賴于西瓜視頻的創作者生態,兩個平臺合并后,資源復用更加順暢。
三是內容自制版塊,不論是參與微綜還是微劇,西瓜視頻的經驗都能給抖音帶來一定的借鑒。從長遠來看,抖音未來肯定是要切入內容自制領域,而不是現在的影視內容營銷環節,往上游走才有更多機會。
大屏短視頻,會是西瓜視頻的另一個機會嗎?
進入抖音體系后,西瓜視頻進一步明確了一個新的發展方向:TV端(主要是指互聯網電視OTT端)。
由于如今智能電視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完善,體驗越來越好等多種原因,電視大屏有回暖之勢。《2023OTT商業化白皮書上篇》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OTT的激活規模達到2.95億,兩倍于有線電視繳費用戶,且仍在不斷增長。
OTT消費增長中,大屏短視頻也同步增長。據CSM《2023年短視頻用戶價值研究報告》顯示,55.8%的用戶通過電視看過短視頻,大屏已成為短視頻打開的新方式。大屏正在拓寬短視頻的觀看場景,短視頻也為大屏創造了新的需求,增加用戶使用時長,提高用戶粘性。
字節的大屏短視頻主要是借助西瓜視頻的TV版,也就是借道華數牌照的鮮時光TV。
西瓜視頻數據顯示,中視頻電視端觀看時長在總時長的占比已經從2023年第三季度的21%增長至2023年第二季度的35%。過去一個月,知名創作人“李永樂老師”的科普內容,在電視端的觀看量已經超過總播放量的50%。
因此看到機會的西瓜視頻開始重點發力大屏短視頻,這也是今年9月西瓜PLAY好奇心大會上重點對外釋放的內容戰略,西瓜視頻要與BesTV橙子視頻、CIBN酷視頻(新浪微博)、梨視頻(主打新聞資訊)、云視聽快TV(快手)、云視聽小電視(B站)同臺競爭。
這會是西瓜視頻新的機會嗎?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