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有聲演播行業,是不是首先就會想到“主播”?

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但容易被忽視的大版塊—— 后期制作 。

我們聽到的有聲讀物的每一分鐘,都離不開后期制作。背景音樂、音效動效、人聲降噪,甚至主播這句話有沒有錯字,都和后期息息相關。

以網文為例,從讀者閱讀文字在腦中構想出的豐富畫面,轉變為精妙絕倫的聽覺盛宴,需要經歷怎樣的蛻變呢?

這些版塊環環相扣,協同打造精美的有聲作品。

用聲音給大眾搭建想象的平臺,后期制作至關重要。

后期的魅力不僅僅體現在作品的豐富度上,同時也體現在對作品的再創作。

有聲后期的工作也有細致的劃分,比如“對軌”相當于影視后期剪輯,需要將每位Cv的干音按照劇本的要求來對接。后期制作則需要通過添加音樂和音效將劇情更好地表現出來,通過音樂來傳遞出劇中人物的情緒以感染聽眾,通過音效來豐富劇情表現力,增強畫面感。優秀的后期可以通過精美的制作,使作品如虎添翼。

后期的工作說起來很簡單,但后期的世界不止如此。

嚴格的人聲選拔,篩選與原人物的人設塑造貼合的錄制人員,符合世界設定的場景環境,簡單的行動聲音,環繞般的場景塑造……后期制作想要做到精細也是分外復雜。

先以腳步聲來舉例,在看到“腳步聲”這三個字的同時,相信各位正在觀看文章的小伙伴,已經在腦海中有了聲音的“樣子”,但如何保證大眾腦內的聲音是一致的呢?

時代背景

根據時代背景的不同,是否會聯想到:

如果在現代,是一位妙齡女子穿著高跟鞋、或是一位青年人穿著皮鞋、或是一位老人穿著布鞋、還是一位學生穿著運動鞋呢?

如果在古代,是穿著戰靴的將軍、還是穿著棉布鞋小家碧玉的大小姐、或者穿著草鞋的窮苦人呢?

所在場所

根據所在場所的不同,是否還會聯想到:

它所落足的點是砂石?泥土?還是木板呢?

在地下室中充滿回聲的“噠噠”聲,還是寬廣如殿堂空間般的“咚咚”聲呢?

再以不同的場景來舉例。

多變的天氣

① 晴天白云:我們是否已經在腦海中構建出了圖畫,藍藍的天空,伴隨著陣陣的微風,樹葉沙沙作響,小鳥歡快的叫聲;

② 雷雨天:滾滾的雷聲,伴隨著閃電及雨聲;

多變的環境

① 馬路上:車水馬龍的場景,時不時的汽笛聲;

② 醫院里:儀器發出的聲音,護士推著設備車走來走去,家屬們在走廊中談話的聲音;

③ 農家小院中:小橋流水,家禽畜牧的叫聲;

④ 傍晚:根據季節的不同,會有蟬鳴蛙叫聲;

⑤ 戰場上:機槍的‘嗒嗒嗒’聲,利器碰撞,手雷炸開,戰士們沖鋒向前的呼喊聲。

⑥ 小吃夜市:各家小攤販們的叫賣聲、或者是循環播放美食介紹的小喇叭/電視聲,制作美食時在鍋內翻炒的聲等等。

你發現了嗎?當把需求寫到足夠詳細的時候,大家腦中的聲音也漸漸統一,這就是有聲書制作的核心要點之一“你的制作,要符合大眾所認知的世界”。

后期制作的“妙手生花”,給主播的干音以及作品賦予了更多的生活性和藝術性。當二維的文字變成了立體化的聲音世界,聲音的魅力遠比我們想象中更為精彩。

歡迎來到后期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