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的道路上,我是學習+摸索(七)


各位創作友友們

你有言窮詞盡的時候嗎?你有寫了一半就放棄的時候嗎?你有恨自己墨水喝得不夠的時候嗎?在寫作的道路上,你有灰心過嗎?

以上四個問題不知道你有沒有,反正我有。正是我此刻經歷的

今天是我投入創作的第三十二天,也是我寫創作心得的第七天。從昨天到現在我的閱讀量是1678,粉絲凈增長4個,收益1.19元。太好了,距離2個億的文創收入又近了那么一小步。很多人看到我這“2個億”的文創夢想可能會嗤之以鼻。但我希望嗤之以鼻的不是你。先要敢想嘛!怕什么呢,想在那里又不要飯給它吃。我今天賺1.19,明天賺119,后天賺1190,以此類推,賺119萬不也就是時間問題嗎?那兩個億不也就是119萬的疊加嗎?有野心的文后給我點個贊


昨天前天我們都討論了蹭流量的高人,今天我們就不討論這個話題了。我跟你們談我自己。搞創作,就跟讀寫有關。你有讀寫的習慣嗎?我是有的,在沒有智能手機之前,我就習慣在紙張上寫一些心得,不算日記,但可以算是心得。隨便寫,想怎么寫就怎么寫,瞎寫亂寫。碰到一個自我感覺好的詞語成語我就會寫一遍,偶爾看到一句名人名言我覺得對我有用,我就會深深的把它記下來,還不夠,我就會動筆把它寫下來。說到底,我這操作只是小學三年級的水平。但就因為我這日積月累的操作,我正兒八經在頭條上的第一篇創作就高達58萬的展現。對于只上過初中二年級的我來說,不管正在讀本文的你怎么看,反正我自己是為之自豪的。

天才在于積累

我不是天才,但我可以做一個勤才。勤能補拙不是嗎?后來有了智能手機的很長一段時間以后我就把我“寫”的習慣搬到手機上來了。我相信你的手機上也有備忘錄。點開,寫就是了。想寫啥寫啥,先把習慣養成再說。

再說說“讀”,能看到本文,我相信你也是閱讀愛好者。但對于我來說,“讀”也需要條件的。20歲到30歲是人生的黃金年齡。而我的這段黃金年齡卻是在工地上度過的。白天干苦力活,早晚閱讀,午飯間閱讀。盡管工地上也有很多人閱讀一些雜志報章,但絕大多數人都是當故事來讀,當新聞娛樂來讀。而我是一心想著怎么樣提升自己。當年在工地上我就跟工友們說我想成為一名作家,把自己的故事寫下來。周圍的人沒有人相信你的,他們都說“現在太晚了”等等。

不管別人怎么說,怎么看,堅決不能受他人的影響。人是環境下的產物,任何人都難逃環境的影響。但只要你堅定自己的夢想,所謂的環境也一定會有漏網之魚。堅決相信,持續相信你定是游出去的那條魚。他們愿意待在那渾濁的泥潭里,就讓他們繼續待著吧。你盡管游,游向大海。

再拿我跟當年的工友們對比,現在的我盡管還沒有攢下什么金山銀山。但我的生活方式改變了,僅僅拿我現在特不滿意的銷售工作來說,成天不是飛機就是高鐵。對比我當年的工友們,他們依然在工地,隨著物價的上漲,他們的工資也只是往上調了幾百塊錢而已。但,活還是那個活。

不改變,永遠只能在原地踏步

但說改變就能改變的嗎?不是,我敢肯定的告訴你:不是。在這世界上想改變、想蛻變、想賺大錢的人多了。你只是他們千千萬萬萬萬千千中的一員。

那就改變不了嗎?永遠只能原地踏步了嗎?也不是。想想我上面說的“漏網之魚。”你看我就是鮮活的例子,活著的例子,一個地道的農民工居然來到頭條上搞創作,目前還賺了二十幾塊錢了。而我那些還在工地上的工友們,別說在電腦上盲打碼字,就連打開電腦都不會,什么是wendousi,什么是ppt 他們更不知道是啥玩意。這就是進取的力量

回到本文開頭的四個問題:言窮詞盡沒關系,重點在于寫,瞎寫、亂寫就得了,當你寫得足夠多了,出成品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兒;寫到中途寫不下去,太正常了,但別忘了下次重新提筆;如果你也跟我一樣讀書不多,墨水喝的不夠,這是先天的短板。但你可以把它補齊。我要再次告訴你的是別找這個看似合理的借口。否則,你就跟創作無緣了。一百年后,你的故事也隨著你的離去而離去。你有灰心過嗎?灰心太正常了,休息一會起身拍拍屁股上的灰塵繼續往前走就得了。100公里外有烤全羊,但這100公里需要你一步一步去走。

好了,今天就寫這么多。

趕緊動筆吧,在備忘錄上隨便寫一句話一段話一篇作品吧。光有改變的思想是遠遠不夠的。

頭條相伴好多年了,以前只是隔三差五的在上面看看新聞,從沒有想過簽到得金幣,更沒有想到去創作獲收益。

一個月前,偶然瀏覽到一位網友的文章,談到他在頭條上的創作收益,有時一天幾十元,有時爆款文章可以獲利幾百元。我先是感到不可思議,然后去細細閱讀,果不其然。后又看到規則,只有粉絲達到一百位才有創作收益。當時我才有6位粉絲,也不知道人家何時關注的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增粉,看文章傳授經驗,有的說,多瀏覽別人的網文,點贊,評論;有的說,要多關注他人,一般別人就會回關;還有的說,要及時看大V作品,留下精彩評論,評論再獲得點贊的話,這樣別人就容易關注你了等等。五花八門地指導,讓我頭暈眼花,一時消化不了。罷了,粉絲少就少吧,自己先干起來再說,該來的自然會來的,不是有句話嗎,你若盛開,蝴蝶自來。本著鞭策,激勵自己目的,盡管先天條件不足,我還是決定小試牛刀。

10月18日,陽光明媚的清晨,上班路上。

我開始第一次試水,一個問答:本人71年,現在上班,原來沒有社保,請問現在開始還能交社保嗎?

我的回答是:現在能交,如果五十周歲前,單位應為你交社保,五十周歲后,你可以以靈活就業者身份續繳職工社保,連續十五年后再辦退休即可 。

沒想短短的幾十個字,至今日已有兩三萬的展現量,閱讀量三百左右,也收獲一些贊與關注。

時間寬裕,于是又接著做一個問答:初一初二成績挺好的,初三成績一次比一次低,該怎調整?答復這個問題,我的展現量是三千左右。

二十分鐘的地鐵時間,我做了兩個問答,自我感覺效果還可以。

第二天 又是地鐵上,同樣做問答,依然反響不錯。接下來的幾天,專攻微頭條,每天一篇,展現量都是幾百吧。這樣我也不氣餒,我覺得寫作不僅僅是獲得別人的認可與贊賞,更不要緊緊盯著金幣收益,最主要的應該是帶來自我提升與堅持的意義。

此后,我堅持每天最少創作一條,微頭條為主,偶爾視頻,也提問過。有個“釋放你的好奇心,提問贏獎金”活動。說參與本活動,發布提問,便有機會獲得現金獎勵,提問閱讀量越高獎金越高,在獲獎名單里看到有的友友拿到幾千元呢。有些心癢癢,就接連提問了上十條。結果,只有兩個網友參與回答,后面一直沒動靜。啪啪打臉,此項活動參與失敗。于是,我想刪除提問,提示又不能直接刪,只可以設置為匿名,變為自己可見。

創作中的第四天,有個小驚喜。一篇配圖的微頭條:“年齡到了,有些事就妥協了,不是心甘情愿,是無可奈何。 有些事昂著頭,迎著干,只會遍體鱗傷,何必呢!”這篇展現量很高,有三四十個評論,粉絲增加十幾個。我想這條之所以關注度高,是因為我說出來大家的感受與心聲吧。

在創作的過程中,我還有些小疑惑,請熱心的大佬給我這個“小白”解惑下。

其一,有個視頻,是我拍的校園圖片制作成的。半個月前曾經發布過,審核遲遲不通過,于是當天就把他刪除了。昨天我又重新發布一次試試看,竟然通過了。但是19個小時過去了,數據顯示只有兩個播放量,從來沒有過的情形,不得其解。

其二,因為粉絲不過百,創作是沒有收益的。我目前粉絲是41個,但是我發現,四天前有收益了,這又是啥原因呀?哈哈,蒼蠅雖小也是肉,一分一厘都是愛。

今天是我開始頭條創作的整整一個月,特寫文紀念下。

頭條已經成了我親密無間的朋友,忙里偷閑與她約會,吃飯、睡覺、走路都要光顧她。自從有她相伴,生活充實多了,也明白了堅持的意義。最后美好的愿望:希望她也能讓我的腰包盡快鼓起來!(已經提現過30元啦,嘻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