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拉夏貝爾成立,公司成立之時,創始人邵加興正旅居在法國一條名為拉夏貝爾的風情小街上,公司因此得名。

拉夏貝爾創立之初,參考了ZARA的模特形象,又融入了浪漫、時尚和優雅的法國元素,在中國迅速走紅,贏得了眾多買家的喜愛。秉承“規模擴張”的經營理念,拉夏貝爾門到了2023年,拉夏貝爾線下門店高達9674家,在全國各大商場遍地開花。

2023年,拉夏貝爾在香港上市,2023年登陸上交所,市值一度高達120億,2023年,拉夏貝爾出資5614萬歐元(約合人民幣4.5億元)收購Naf Naf SAS,巔峰時期的拉夏貝爾有中國的ZARA之稱。

但正是因為這一次收購,使得拉夏貝爾開始走下坡路。

2023年,受到法國時政和市場沖擊的Naf Naf SAS虧損近6000萬,拉夏貝爾的聲譽遭受嚴重損失,而高擴張的發展方式,也給拉夏貝爾帶來了高庫存,資金短缺等弊端。

如今,拉夏貝爾出租了位于上海閔行區的總部大樓,st拉夏的債權人就該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缺乏清償能力為由申請破產清算。

今天收盤ST拉夏總市值12.82億,財務報表各種資不抵債。

筆者斗膽問一下,一旦退市,上市時候圈的錢哪里去了?圈的誰的錢到了誰的口袋。近50個億難道是天上掉下來的?大股東和管理層不該給股民和社會一個交代嗎?

后續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