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正涼茶(最近感覺市場真的 要涼了)
在網上我們總是能看到這樣一句話,“老大和老二打架,老三卻沒有了”,當年的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之爭,消失的卻是非常可樂,三星和蘋果針鋒相對,諾基亞卻沒了。和其正,也正是在王老吉和加多寶大戰之后,慢慢淡出了我們的視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和其正,到底是不是老大老二打架的犧牲品,難道真的受傷的總是不愛打架的好孩子嗎?
和其正,是達利集團眾多子品牌中的一個,達利園、可比克、好吃點、豆本豆、樂虎都是出自達利集團。可以說什么火,達利就做什么,和其正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涼茶其實并不是現代才產生的,涼茶可謂是一種歷史悠久的飲料,在廣東的很多地方,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涼茶小鋪,隨著包裝涼茶的大規模銷售,使得涼茶走向了全國。2007年,王老吉涼茶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年加多寶在杭州投資4500萬美元新建涼茶生產基地,這些都說明涼茶的春天馬上就要來了,達利集團自不會放棄如此巨大的市場,于當年便成立了和其正,正式進入涼茶行業。
和其正可以說是一炮而紅,展現出了它的黑馬潛質,發展迅速,這得益于其背后的達利集團。
一、達利集團作為全國最大的食品生產企業,在行業內深耕多年,每年銷售額超百億,在渠道建設上自然也是首屈一指,直接推動了和其正的多渠道戰略走向成功。
二、550ml的和其正售價為3-3.5元,而310ml的王老吉售價在3.5-4元,各地區稍有差異。和其正的低價策略也是其迅速占領市場的原因之一。
三、和其正雖然也有灌裝,但主推的是瓶裝版,“瓶裝更盡興”的廣告語,也被大家廣為熟知。避開與王老吉的灌裝正面沖突,選擇瓶裝形成差異化,不至于以卵擊石。
四、和其正請影視明星陳道明做代言人,并持續加大廣告投入,擴大了其影響力的同時,也增強了國人對和其正的品牌認知度。
迅速站穩腳跟的和其正,在加多寶自有品牌于2023年上市之前,和其正的年銷售額近20億,市場份額緊隨王老吉,排名第二位,前程一片大好。
一切向好的和其正卻在王老吉和加多寶的一場長達九年的商標戰中漸漸淡出了我們的視線。行業的大哥和二哥忙著打架去了,作為三弟應該有很大的機會乘虛而入才對,但事實卻是南轅北轍。王老吉和加多寶打了幾年后,猛一回頭,發展勢頭非常不錯的和其正竟然少有動靜了。
我們就來理一理和其正為何漸漸淡出,真的僅僅是因為王老吉和加多寶間的商業戰爭嗎?
一方面,商業戰爭是很容易博得眼球的,雙方你來我往,大大增加了曝光度,在感官上不斷形成刺激,加深了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度。商業戰爭說到底拼到最后拼的還是雙方的綜合實力,為了贏得勝利,雙方都迸發出前所未有的力量,在質量、營銷、價格、渠道等各方面持續的發力。雙方在打架的同時,也在迅速的清掃戰場,將實力較弱的同行清除,例如太極涼茶、上清飲涼茶等小品牌基本消失殆盡,這也使得本就位居人后的和其正失去了光澤。
另一方面,在王老吉和加多寶內戰的這幾年,各式中式茶飲、網紅飲料層出不窮,不斷沖擊著涼茶行業,整個涼茶行業被新興飲品蠶食市場。數據顯示,2011-2023年,我國涼茶行業市場年均復合增速為12.34%;2023年以后,市場規模增速下降至個位數。涼茶曾經一度被視為國產飲料的希望,更是有壓制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高光時刻,可如今卻連國內市場都難以站穩腳跟,著實令人惋惜。
對手發力,行業萎縮只能算是和其正的外患,其內憂也同樣是致命。發展數十年的和其正深陷囹圄,和其背后的達利集團是脫不了干系的,正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面對王老吉和加多寶鋪天蓋地的營銷,達利集團在其財報上稱,“堅持穩定合理的渠道利潤分配體系,使得和其正的利潤空間不受非理性競爭的影響。” 意思就是不會為和其正做任何的營銷以應對對手。
達利集團旗下子品牌眾多,眼見涼茶行業不景氣時,而功能飲料和植物蛋白飲料發展勢頭正盛,達利集團自然將資源向樂虎和豆本豆上傾斜。屋漏偏逢連夜雨,偏偏此時的和其正又深陷丑聞的泥潭之中。消費者告“和其正”涼茶代言人陳道明侵犯身體權、生命權、健康權,“和其正涼茶飲料喝出絮狀物”,“品牌無視消費者維權”等等負面新聞層出不窮。達利集團眼見涼茶行業漸衰,本就無意扶持和其正,此時更不會為其出力公關,達利集團最終選擇了明哲保身、棄車保帥,自始至終沒有對和其正進行過大力投入扶持,和其正儼然成為一顆棄子。
根據2023年中國涼茶市場調研報告顯示,目前,我國涼茶行業呈現出二分天下的市場格局。其中,加多寶市場份額占比達到50%以上,其次是王老吉,約占43%左右,而包括和其正在內其他一眾涼茶品牌市場份額僅占5%左右。
曾經風光一時的和其正該往何處去?它的未來究竟在何方?無論如何,和其正也并未倒下,接連推出新產品的和其正也在謀求翻身之路。希望和其正能夠抓住時代的機遇,重拾榮耀!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