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W+的爆文信手拈來的寫作秘訣(廣告人如何寫爆款文案)
“效率&概率”研習營:
提升做事效率,放大成事概率,
晉身十倍速個人時代。
堅守效率&概率原則,提升生產力,用越短時間完成越多成果。
方法和工具先于行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微信公眾號《非哥筆記》,更多精彩。
摘自《文案搖滾幫:讓寫作更簡單》
——文案搖滾幫(“10W+的爆文信手拈來”、“BAT、網易、360、海爾、京東都是他們的客戶”、“國內唯一高質高產的原創文案類自媒體”)
1
10分鐘完成一個寫作大綱。
>> 如何快速擬定故事大綱,搭建故事框架。這個技巧,只有一句話,解決問題或者營造向往。
>> 顧名思義,解決問題就是以產品功用解決消費者面臨的問題與麻煩。它的應用方法是分析功用、逆向思考、具現場景、補頭續尾。
>> 比如接了口香糖廣告,首先分析功用。口香糖可以消除口臭,清新口氣。接著逆向思考,有口臭的人會遇到什么呢?可能會遇到心儀對象抗拒進一步接觸。
>> 然后具現場景,把這個“進一步接觸”具體描述出來,比如是兩個人共處一室,即將發生點什么,但被主人公的口臭腰斬了。這時候有口香糖就好了,能為你解決問題。最后補頭續尾,為這個場景添上來龍去脈,交代清主人公和心儀對象是什么關系、怎么認識、又怎樣發展到共處一室、最后結局如何。四步完成,把人物、情節、反轉點、結局串聯起來,“心儀的女神約我去她家,在我們即將發生點什么的時候,突然聞到女神口臭,讓我興致全無。我問她為什么不用口香糖?女神讓我走”。故事大綱就出來了。
>>再看營造向往。這是以美好情境、情懷或者格調,喚醒消費者內心的向往。它的應用方法是分析功用、順向思考、具現場景、補頭續尾。
>> 比如客戶是一個高端家電大品牌,我們可以分析,它的功用,先是解決日常的用途,比如冰箱的冷凍需求、洗衣機的洗衣需求,而“高端”則意味著在這些功能需求上,有一種品質的轉變。接著順向思考,就是順著剛才分析出來的功用思考,高端與中端的產品,雖然功用差不多,但高端產品和中端產品的用戶的生活態度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可以寫一對男女,因生活態度不同,帶來生活上的矛盾沖突的故事。然后具現場景,如果是夫妻,生活態度差異太大的話,基本會導致離婚,離婚這么負面的東西,怎么能跟客戶交代呢?因此,我們可以設想一對男女,男的相對保守,女的追求生活品質,女的寄宿在男的家里,嫌棄男的生活品質太普通,向男的輸出生活態度。最后補頭續尾,因為涉及品牌形象,結局最好是積極向上。女的不斷對男的輸出生活態度的結果,沒有結果,女的離開了。男的和另外一個女的相親,才發覺,自己的一言一行,全部被女一號所改變,她說的一切,最后都被證明是對的,并且自己的心,在不自覺中被她占有。有點憂傷的結尾,但能很好地說服讀者,人總是不斷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也把高端家電的品牌理念深深植入。四步完成,故事大綱又出來了,“女神馬甜甜寄居我家,把我的舊家電都扔了,換上了高端家電品牌,我有點生氣,她卻跟我灌輸,追求更好生活的理念。壽命大于人類十分之一的東西,寧愿買好的也不要選便宜貨。每天在吵架中度過。幾年后,我去相親,卻發現一張嘴,就是以前馬甜甜跟我灌輸的東西。我發現自己被她全身心改變,我心里忘不了她。現在我家里都是這個高端家電品牌了,可是你在哪。”這兩個方法用完,如果你對某個領域有一些了解、在某個范圍內有一些知識儲備,那么我們還可以炮制出第三個大綱,干貨救場。
>> 舉個例子,如果你喜歡羅永浩、還是錘子發燒友,那么當你撰寫羅永浩在線授課廣告的時候,就可以用羅老師的生平作為故事大綱。比如我們在推羅永浩在某個教育平臺上的欄目,我們寫了一篇《拋開錘子,我們談談羅永浩》,通過描述羅永浩的人生經歷、陳述自己對老羅的理解和尊敬,自然地引入了廣告。
>> 如果你熟知娛樂圈明星八卦,那么陳思誠出了軌,你也能信手拈來地定下陳佟二人婚姻故事大綱,果斷追上熱點。比如我們文案搖滾幫白蟻的作品《陳思誠出軌關你屁事啊?》,雖然這篇沒有廣告。如果你像馬甜甜一樣,喜歡古典文學歷史,那么恭喜你了。日光之下無新事,無論你需要撰寫什么產品,你構思的所有人物設定、故事走向、乃至開頭經過結局,都可以在歷史里找到先例,你只管把他們提出來加加工。
2
◆不會寫開頭?4招讓你的文章從無到有
>> 無論是挑燈夜讀或是快速消費的時代,故事尤其是故事開頭的寫作,依舊遵循著不變的方法論:讀者的閱讀體驗。開頭即是故事切入的角度,角度帶來不同體驗,讀者想要的永遠是不一樣的體驗。
>> 第一種類型,無論純雞湯還是毒雞湯,沒有金句開頭都不是好湯。比如托爾斯泰的“幸福與不幸”,狄更斯的“最好和最壞”,羅貫中的“合與分”,再到二狗段子式的“講道理,喜歡一個人是不講道理的”,看似文字游戲,但是人生的矛盾與沖突,都在其中了。在開頭直接祭出金句或者讓人會心一擊的毒辣段子,容易讓讀者記憶深刻,為了金句也轉了。
>>閱讀的體驗,需要讀者通過文字再現出畫面即時感才能進行。所以除了金句,在故事開頭設計好畫面感,可以有效地轉化為讀者的自我代入感。
>> 其中一類代入感,是由于你可以體驗到的社會身份。比如咪蒙老師的“我有一個朋友”百搭系列,首先設計好故事的現實場景,強化這位朋友的奇葩角色,總有一個角度可以誘使你對號入座,因為這個朋友可能就是你自己或者是你身邊的某某。而不管你是否認同這樣的前情提要,都會產生強烈的對比感,需要繼續閱讀來形成你的觀點或者槽點。
>> 另一種則是,可能是你無法體驗到的經歷。同樣是設定好角色的出場背景,比如二狗的故事里“張吐艷在閨蜜家發現了男友的內褲,但她內心很平靜——這種事,從小到大她都習慣了”,或者王小波《黃金時代》里關于破鞋的開始。就像霸道總裁文,雖然你無法經歷,但依然無法阻擋迎面而來的畫面感或者幻想感,暗示著你進入故事或者角色。又比如加繆著名的那段“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昨天,我不知道。”,以一種挑戰常人倫理情感的冷峻氣氛,觸發出你迫切感同身受的欲望。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具有幻想暗示的開頭,可以讓讀者產生“如果主角是我的話”這樣的自我體驗。
>> 在無法體驗中更為極端的,就是有悖自然規律的魔幻或者荒誕,渲染出懸疑的反轉色彩。比如《百年孤獨》里廣為稱頌的那段“多年以后”,時空的交錯感帶來文字閱讀的想象力,或者卡夫卡《變形記》中開頭即展現出濃烈的荒誕色彩,用一種平淡日常的語調節奏講述一件細思恐極的事情。也可以像伊坂幸太郎,他在《余生皆假期》里這樣開場“其實,老爸我有外遇了”,用一種黑色幽默的筆觸反而產生懸疑。
3
◆做好人物設定,你也能寫出10W+
>> 寫故事如果說有什么能夠讓人速成的訣竅的話,我會說:人設、人設、還是人設。
>> 人物和題材的設定,是虛構式寫作的靈魂,無論篇幅。
>> 其實就作者來說,拿到一個短篇虛構式軟文的寫作需求,我們首先面對的抉擇就是題材和人物設定。抉擇的標尺,一方面是與你需要表現、植入的甲方的需求是否契合,這是問“甲方爸爸”答不答應;另一方面,則是在你的審美或者審丑范疇里,塑造能夠滿足讀者胃口的人設,這是問“讀者爸爸”答不答應。
>> 第一點是人物設定要抓典型,盡量奇葩。
>> 第二點:人物設定要適當夸張。
>> 美國有一個叫詹姆斯·弗雷的小說家,主要職業是研究和教授學生寫作小說的技巧。在他的《勁爆小說秘境游走》這本書里,講了很多寫小說的入門訣竅,而第一章就提綱挈領地寫道:《所有的秘密就在于“人物”》。弗雷認為,小說人物不僅要飽滿,而且一定要夸張,甚至于是超脫現實的存在。因為讀者翻開你的小說開始閱讀時,絕不是邊吃早餐邊看報紙的無所謂的心態,他是有期望的,期望在紙面上來一場刺激的旅行,體驗前所未有的精彩故事。
>> 無論如何,標題固然重要,但一個好故事,兩三個夸張的人物設定,才是支撐他能否會在微信里閱讀全文,閱讀原文,乃至轉發的關鍵。
4
◆ 如何讓你的文章更有節奏快感?
>> 以新媒體文章為例,首先寫的時候要保持一個總基調,那就是快。快也是這個時代的總基調,大家都很忙,忙著工作、忙著學習、忙著投資理財、忙著找對象,真正盯著看手機的時間能有多少?所以,必須在總體行文節奏上,保證要快。
>> 作為一名典型的浮躁的都市人,我只想快點能讓我感受到激烈的矛盾沖突,故事起承轉合一氣呵成。同樣,我們在寫公眾號的時候,面對的就是這樣的局面,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到讀者。讀者沒有耐心聽前面屌炸天的鋪墊,他們只想直入主題,
>> 想要讓敘述節奏更快更簡潔,其實有一個訓練的過程。你們可以試試這個方法,把每篇寫完的文章重新修改,把每個能去掉的字都去掉,1000字的,強逼自己刪到500字,但是意思要全。開始會覺得很痛苦,不知道怎么取舍。按照這樣訓練一個月,就知道哪些該保留,哪些是廢話了。
>> 節奏在音樂中的意思,就是指有強有弱,如果每個音符都是強的,那就是瘋狗一樣亂吼亂叫,如果全是弱的,就會讓人昏昏欲睡。寫作也一樣,弱,弱,強,感覺,會有一種遞增的層次感。這個強,不僅指句子的高潮,也指的是反轉。有些人在寫故事的時候,會故意在表述上很夸張,或者強編金句,想要每句都是亮點,但每句都平凡,給人感覺就是一驚一乍的,跟瓊瑤劇一個德行,“你殘酷你無情你無理取鬧”。因此,如果在總體基調上,用克制的敘述,平實的語言,再來一個大反轉,給人的感覺是,“你很冷靜地講了一個不得了的故事”更能營造節奏感,而不是“你在空曠的場地大聲自嗨”。
>> 克制的語言+放肆的觀點,比放肆的語言+放肆的觀點,有效得多。
>> 敘述節奏技巧:四個字,四個字,或者后面再加一句,會很有節奏很有逼格。比如韓寒的《長安亂》:“我出身未知,父母不詳,卻不知為何有一個師父。我從小受困,四面高強,一樣不知為何。”“天氣轉冷,大雪漸厚”“冬天雪化,紅日微風”“南方落葉,北方飄雪,總是年復一年”等等。跟韓寒同樣有才的二狗,也發現了這個技巧,他寫過:比如說你寫一個為愛癡狂的傻姑娘,無視家人的反對和現實的殘酷一定要千里送炮,她可能說的話就是:心中喜歡,萬難無阻。比如說你寫一個勤勤懇懇的優秀技師,她幫你疏松了莖骨,然后溫柔地告訴你:一次三百,下回再來。比如甲方干了你,你是苦逼的乙方,一怒之下干了他:愛用不用,老子不改這當然很大程度是搞笑,但確實四個字四個字是很魔性的。
>> 還有個技巧是,千萬別用感嘆號。好的驚嘆,總是在平靜中產生,加感嘆號,就會讓人覺得不穩重,還沒看完就已破功,就跟劇透彈幕一樣,我還沒看,你就說“前方高能,女主要掛了”,多掃興。
>> 此外,可以少用助詞、連接詞等。比如剛才說的“此外”,比如“接著”、“然后”這類詞語,很累贅,很沒用。
>> 1.把握快節奏的總體基調,在短時間內吸引讀者注意。把每篇寫完的文章重新修改,在保證文章意思全的情況下強逼自己進行刪減。2.借鑒音樂節奏,用弱弱強代替強強強營造層次感。用克制的語言搭配放肆的觀點,可以把觀點設置成大反轉的形式。3.學會使用4個字、4個字的格式提升節奏和逼格。4.少用感嘆號、助詞、連接詞等,比如“此外、接著、然后”這類詞語。
5
◆ 把妹利器:怎樣把平淡無奇的經歷寫得生動有趣?
>> 想把平淡無奇的故事,講得天花亂墜引人入勝,難不難?難歸難,好在并不是沒有方法。利用人類亙古以來,隨著進化保留下的兩個特性——好奇心和情緒化,就可以做到。
>> 所謂利用好奇心,就是讓你的故事充滿了懸念。哪怕是流水賬一般的平凡生活,如果懸念設置得當,也會變得很撩人。
>> 寫作,如果你平鋪直敘地把所有信息都交待了,那么讀者可能三分鐘就能猜到下面會發生什么情節。
>> 但你像抖包袱一樣,把信息零零碎碎地丟出來,再不斷拋出的懸念,讀者就會立刻被吸引住。
>> “晚上九點下班回家,踏入電梯門的一瞬間,我忽然意識到了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當我想立刻走出去時,電梯門卻冷不妨地關上了。盡管沒有按下任何鍵,電梯卻一直在上升。”……“完蛋了……我對自己說。”……“空空如也的電梯緩緩上升,我內心越來越慌張。”……寫到這里,讀者一定會充滿了好奇,究竟發生了什么讓主角如此焦慮。并且氣氛和心理的渲染,讓讀者會不自覺地產生各種猜測。畢竟,人的腦洞是無窮大的。“電梯停止在了26層,伴隨著走入者的詫異目光,我趕緊又按下了1樓的按鈕。”……“因為,我TM忘了鎖車了……”這樣短短幾句話,就讓讀者經歷了撥云見日的過程,他相當于跟著作者一起,完成了一次開腦洞式的體驗。
>> 然而積累懸念的用法,卻不能一味地用。再有好奇心的人,也會被你的故弄玄虛激怒,這就需要另外一個可以用來增強內容可看性的東西:調動讀者的情緒。人情,是文章之膽。即便經歷平淡,其中產生的情緒總是真實的。
>> 這種熟悉親切的代入感,是情緒導入的基礎。除卻好奇心和情緒化,想讓文章變得生動,剩下的只是文學技法上面問題了。有一個很好的方式,就是使用一些準確又精妙的比喻。
>> 感官最會說話。最高明的心理描寫,并不是直接講心里的感受,而是感官上的感受。比如余華在《活著》里,形容失去兒子的悲痛心情,不是嚎啕大哭,不是傷心欲絕,而是,“月光照在路上,像是灑滿了鹽。”
>> 還是那句老話,方法論只能提供一個工具性的參考,真正想把平淡無奇的經歷寫得妙趣橫生,需要的還是生活經驗和知識的積累。
“效率&概率”研習營:
提升做事效率,放大成事概率,
晉身十倍速個人時代。
堅守效率&概率原則,提升生產力,用越短時間完成越多成果。
方法和工具先于行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