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寫作能力做好的建議
0.關起門來寫作最好的一點在于你會發覺自己只能全神貫注于故事本身,其他一概不理。沒有人問你“你想通過加菲的臨終遺言表達什么”?
或是“那條綠裙子有什么特殊意義嗎”?很可能你根本沒想讓加菲的遺言表達什么意思。
51.還有一點——沒有人對你說“哇,山姆!這真是太棒了”,你就不大可能會懈怠下來,或是轉念到錯誤的地方……
比如光想著自己多么棒,而不是把那見鬼的故事講完。
52.如果你沒干過這事,你會發覺,在間隔六個星期之后重讀自己的書會是一種奇異而愉快的經歷。
它屬于你,你認得出它是你的,甚至能記得你寫到某一行的時候音響里放的旋律,但感覺又好像是在讀別人的作品,就像你有個心心相印的雙胞胎。
經過了六個星期的復原,你還可以發現故事或是人物發展中那些巨大的漏洞。我說的是大到開得進卡車的漏洞。
53.在我看來,重讀過程中最刺眼的錯誤多半關系到人物動機。
54.在閱讀中,我頭腦的最上一層注意力集中在故事本身,以及工具箱里那些物事:
把指代不清的帶刺去掉,如有必要就添加限定短語加以說明,當然還有在我承受范圍之內,盡可能把副詞全部刪除。
而在比較深層的思維層面,我正在問自己幾個大問題。其中最大的一個是:這故事連貫嗎?
如果是,那么要怎樣才能將這種連貫變得歌曲般順暢?故事中有反復出現的內容嗎?能不能把這些內容交織在一起作為主題?
換句話說,我是在問自己,斯蒂芬,你這是寫的些啥呀?還有我怎樣才能讓那些深層的意義更清晰?而我最想要的是共鳴。
55.我認為每個小說家都有一個理想讀者;在寫作過程中,作家不時的會想:“不知道他/她看到這段會怎么想?”
56.我不認為小說應該通過試讀再做修改——如果這么做的話,許多好書根本不可能出版——
但我們這里說的只是六七個人,況且還是你認識和尊重的朋友。如果你找對了人,他們能教給你很多東西。
57.如果你除了自我滿足,還為了某一個人而寫作的話,那么我建議你著重考慮這個人的意見。如果別人的話有道理,那么你就據此而做出催該。
你不能讓全世界的人都到你的書來摻和一陣,但你可以讓那些最重要的人進來,也正應該如此。
58.理想讀者同樣是可以用來檢測你小說節奏快慢是否適宜、背景故事是否處理得當的好方法。
59.我在里斯本高中上四年級的時候——那應該是在1966年——我收到了一張潦草的字條,那幾個字從此改變了我修改小說的方式。
在機器打印出來的編輯簽名下,隨手寫下了這樣的警句:“不錯,但太松。你得改得緊湊些。公式:第二稿=第一稿—10%”
60.這公式教我的是,每個故事,或是長篇小說,到某個程度都會站不住腳坍塌下來。
如果你拿掉百分之二十以后就不能保住故事的基本內容和氣氛了,那就證明你做得還不夠。
這種審慎刪減的效果立竿見影,經常令人稱奇——簡直就是文學偉哥。
61.背景故事就是所有那些發生在你小說故事之前的事,對你的故事有重大影響。背景故事幫助我們給人物定形,解釋他的行為動機。
我認為應當盡早將背景故事交待清楚,這很重要,但同樣重要的是要將故事講得優雅有技巧。
62.關于背景故事,要記住的重要幾點就是:1)人人都有過去;2)其中大半都很無趣。留住有趣的部分,別在其余部分上多費筆墨。
漫長的人生故事在酒吧里會比較歡迎,并且只有在酒吧關門前一個小時左右講才合適,如果你來買單效果最好。
63.研究屬于背景部分:遠遠地出現在背景中,能放多遠就放多遠。或許你會因為了解了食肉細菌、紐約城下水道系統,
或是柯利犬種的智商水平之高這類知識而欣喜若狂,但你的讀者可能對你筆下的人物和故事更感興趣。
64.《神秘別克8》中我要講的是怪物和秘密的故事,而不是賓夕法尼亞西部警察的工作程序。
我要尋找的不是別的,而是一丁點逼真效果。當你偏離了“寫你了解的事”這條規則的時候,調查學習就必不可少,并且可以為你的故事增色不少。
唯一要留心的就是不要本末倒置;記住你要寫的是一部小說,不是論文。永遠是故事優先。
65.當你坐下來改寫第二稿的時候,籠統的批評對你毫無幫助,反而可能有害。
顯然以上這些評語無一觸及你作品的語言或是敘事效果;這些批評如同一陣風吹過,不會給你帶來任何實際收獲。
66.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多讀多寫,最有價值的課程是你自學得到的。這些多半是在你關起書房門來寫作的過程中獲得的。寫作課上的討論可能會睿智而饒有趣味,但經常會偏離主題,對一字一句的實際寫作毫無幫助。
了解更多歡迎關注:丁不二軟文營銷平臺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