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創業的故事(李嘉誠是靠什么發家的)
李嘉誠帶著小他33歲的紅顏知己周凱旋,最近一起現身廣州白云湖風景區,十指緊扣,非常甜蜜。
有人說,李嘉誠又跑路了,可能這次要跑回中國了。之前在中國內地瘋狂套現上千億,然后跑到英國各種買買買,寧可口碑變臭也要溜之大吉。結果這才沒幾年,李嘉誠又來了個180度大變臉。先是把倫敦大樓60億件賣給韓國,又把自己拿來放租的那125架私人飛機清倉大甩賣,套現332億,然后還想把持有的1.6萬個英國電信基站也賣了,作價718億,短短一年內套現1000多億,還沒算上最近李嘉誠要賣的英國最大配電公司,價值1260億。
要知道,之前李家可是控制著英國近1/2的電信市場,近1/3的供氣市場,約1/4的售電市場和近一成的供水市場,哦,還有近1/3的英國碼頭和超50萬平方米的英國土地,如今寧可被當局調查,也要從英國套現跑路。李嘉誠到底看到了什么?先讓我們來看一組數字。
去年開始,席卷歐洲的能源危機持續惡化,最近英國已經大幅調高了能源價格上限,增幅超過了50%,而且按照經濟學人的預測,下半年入冬后很可能還得漲一輪。到時英國家庭光是在氣墊賬單上的平均支出,就將從原來的每年1300英鎊左右,飆升至驚人的3000英鎊,這已經達到了英國家庭年收入中位數的10%,意味著將有幾百萬英國家庭用不起電力和燃氣,英國的公共事業開銷很可能迎來重大危機。而李嘉誠在英國持有的剛好也是公共事業類的資產,萬一危機真的爆發了,李嘉誠自然會成為眾矢之的。所以,與其現在僥幸觀望,不如提前跑路。
當然,英國自身危機也只是其中之一。促使他跑路的還有另一個原因,和他的發家史息息相關。因為父親早早去世,年僅14歲的李嘉誠不得不輟學賺錢養家。這一切都被一個人看在眼里,這個人就是李嘉誠的舅舅莊靜庵。看到自己的小外甥很能吃苦耐勞,莊靜安很是喜歡,于是便安排他來自己的鐘表公司幫忙。而莊靜安的女兒莊月明也在相處的過程中漸漸喜歡上了他的這位表哥。
后來,莊靜庵成為了香港的鐘表大王, 22歲的李嘉誠也跟著沾光,在舅舅的資助下開了一家塑料廠,通過生產在歐美暢銷的塑膠花,李嘉誠大獲成功,搖身一變成了全港皆知的塑料花大王。 60年代的動蕩,讓很多香港富豪紛紛拋售物業移民海外,李嘉誠抓住機會,瘋狂抄底房地產。后來社會恢復穩定,房價大幅反彈,李嘉誠一躍成為了億萬富豪。 有的人你希望他能建設祖國,他想的卻是收割祖國的發展紅利,所有這些行為,本質上都跟他50年代在雜志上發現塑料花, 60年代抄底房地產, 70年代收購和記黃埔, 80年代布局全港基礎設施,一樣,都是生意罷了。所以這次他從英國跑路,既是因為英國能源面臨動蕩,公共事業不再是個賺錢的好生意,也是因為發現英國不再適合長期避險。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都是為了追逐利潤的最大化。李嘉誠就是個商人,僅此而已,但這種只顧利益而不顧國民的做法遲早會讓他一敗涂地。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全部內容,感謝各位看到最后,有什么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