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微信公眾號的平均閱讀率降至5%時,我有11條建議...
當微信文章的平均閱讀率降至5%時,你還打算繼續成為微信公眾號嗎?如果我們堅持下去,最重要和最緊迫的是什么?鄧晶已經在新媒體行業工作了10年。這是他昨晚在一個在線論壇上分享的一段非常真誠的文字。值得學習。
1。對當前媒體形勢的六點看法

2021年1月22日,微信已有5年歷史,擁有6.5億活躍用戶。
我想先談談對當前自我媒體環境的一些觀察和理解:
01.要評估自媒體平臺,有一個簡單而重要的觀察指標——用戶使用持續時間。
該行業通常使用專業術語“流量”來衡量平臺。我更喜歡自己用“時間”。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哪個平臺可以占用更多的用戶時間,獲得更高頻率的使用次數,并且擁有更強的用戶粘性往往更強、更有價值。
從這個角度來看,微信無疑遠遠領先于其他平臺。數據顯示,普通人每天打開微信超過100次,進入朋友圈30-40次。
02.微信公眾號一般越來越難做了。
據三方統計,目前微信公眾號約為2000萬,官方統計數字略低于此。如果你從事與自我媒體相關的工作,你可能會有一種強烈的感覺:前年→去年→今年,微信公眾號一般越來越難做了。
目前,標題內容的閱讀率(閱讀量/相關用戶數量)已從12%降至約5%。即使一些公眾數字表現良好,保持在10%左右的閱讀率,他們仍然面臨一個困難:相關用戶數量沒有增加多少,甚至開始下降。
03.絕大多數微信公眾號已經進入“僵尸”狀態,一個月甚至幾個月內不會推送更新。
這背后有許多原因,但最重要的是兩點:
a .一些個人/小團隊運營的微信公眾號無法持續制作內容和提供相關服務;
大多數公開號碼都沒有找到從商業中獲利的方法。這相對容易理解。大多數人不能接受看不到回報或短期內不會得到回報的東西。
04.微信的閱讀模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微信最初是一種基于熟人關系的信息篩選機制。不同的方法有相同的想法。朋友們為自己精心挑選和過濾信息。
然而,現在情況并非如此:你會發現朋友圈已經異化成各種人有意無意攜帶各種“私人物品”的營利行為,信息篩選機制已經失效。
我有大約1500個微信朋友,從早到晚朋友圈子里有1000多篇文章。我沒有精力瀏覽它們,微信公眾訂閱號碼的閱讀也大致相同。
05.當自媒體工作開始引起“內耗”和越來越多的“內耗”時,其核心優勢之一就喪失了。
與傳統媒體相比,自媒體最大的優勢在于大幅降低內容和服務成本,打破激勵機制中的“大鍋飯”和“即時獎勵”,實現扁平化管理和溝通,從而最大限度地釋放人們(內容制作者或服務提供者)的主觀能動性。
二最大的優勢是享受不平等的政策紅利(你知道,這不會發生)。
自媒體的管理和生產過程需要制度化,但如果你覺得自媒體工作不能讓你像雞一樣工作,你開始有“內耗”和越來越多的“內耗”,它的核心優勢之一就會喪失。
06.微信公眾號仍然是目前最公平、最有機會、最有回報的自助媒體平臺。
雖然環境聽起來很惡劣,但微信公眾號仍然是目前最公平、最有可能、最有回報的自助媒體平臺——它目前是一個允許運營商獨立做廣告(包括內容營銷)的罕見平臺。
這也是為什么今晚的交易主要圍繞微信的公開號碼。每個平臺都有自己的特點。預計一篇文章和一個標題不會在所有的自媒體平臺上流行,但是文章應該根據不同的自媒體平臺的特點進行定制。
2。成為微信公眾號為時已晚嗎?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21年的微信數據現在應該只多一點。
說了這么多,現在微信公眾號還有機會嗎?
我試圖從兩個角度回答這個問題:
除了微信閱讀,你認為還有什么能占用這么多用戶時間和頻率?
用戶的閱讀習慣有根本改變嗎?
這兩個問題可以從我們自己的習慣和閱讀習慣中觀察和回答,也可以從我們周圍的親戚朋友的角度來研究和回答。
這種觀察和思考模式在分析問題時非常簡單和有用,但前提是一個人必須捫心自問,不帶私利地公正地剖析這些樣本。
我的回答是,不應該有自我媒體平臺來取代微信,至少現在不應該。
盡管微信遭遇了信息篩選失敗的困境,但它仍然牢牢控制著用戶的持續時間和頻率。
因此,依我個人判斷,微信公眾號還是有機會的。與其他自我媒體平臺相比,成為一個公開號碼至少不算太糟。我們沒有理由放棄占用用戶時間最多的平臺,堅持用戶,仍然看不到時間/頻率偏移的跡象。
3.從0到1的五種思維方式
下一個問題是,我們如何讓微信公眾號(自助媒體)在紅海中從0變成1?
談論一些想法和實踐:
01.試著細分,再細分,垂直和垂直。
如果你現在想制作一個新的微信公眾號,你需要研究哪些領域沒有被別人深入參與,哪些先鋒在這個領域,他們的競爭優勢在哪里;你來吧。與這些先行者相比,你有哪些優勢不會被對方很快模仿和阻擋。
一般來說,經過一些觀察和演繹,我們會發現像微信公眾號這樣已經推出超過三年的自媒體平臺相當成熟,極具競爭力。只有非常狹窄的“利基市場”沒有涉及,“革命者”和“顛覆分子”經常出現在極其垂直和細分的領域。
02、必須防范虛假需求的陷阱。
沒有對一個事物或一個領域的需求,這種需求還沒有被探索或培養和成熟,這是兩碼事。有時,我們會陷入自己的短板和視覺盲區,認為我們所涉及的領域有強大的用戶需求,但事實上,情況未必如此。
昨晚,我和家人聊了聊,提到了過去半個月社區里出現的“新鮮蔬菜送到社區固定地點”的服務。現在是促銷期。在掃描代碼并注意下載后,我可以在下訂單后每天收到現金紅包。這個紅包可能可以解決一個家庭的綠色蔬菜問題。
然而,我認為這樣一個項目是一個偽需求,因為它沒有注意到幾個要點:
去超市購物通常被稱為“在超市購物”。當我們買蔬菜時,我們會有一部分休閑需求(比如散步)。只有當我們看到足夠的蔬菜、肉和水果,我們才能決定“今天吃什么”;
去蔬菜市場買蔬菜的人,最重要的是讓它們新鮮,第二件事是讓它們便宜(蔬菜市場的一些蔬菜比超市的便宜);
超市的多樣化展示等功能,新鮮蔬菜配送做不到;蔬菜市場的功能可以實現,但成本較高,將失去其價格優勢,不能總是無限期地給用戶紅包和補貼。
新鮮蔬菜的分銷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對食品安全的信任問題(為什么我不去監管相對嚴格的超市和蔬菜市場,相信你是一個新興的網絡創業品牌呢?目前,它不能直接送貨上門(定時送貨聽起來不錯,所以試著住在一個交通擁堵嚴重、加班頻繁、到達時間不確定的城市?),是不是下班后多了一個固定的居住區位置(說得更新鮮更實惠?).
當然,這種思考和結論可能是錯誤的,但我說這些話的時候并沒有拍腦袋——我是周五周六的全職父親。5-6年來,我一直堅持購買蔬菜和烹飪,并嚴肅地問自己:我需要這種新鮮蔬菜配送嗎?
答案是否定的。雖然我每天從社區門口進來的時候都會看到它的廣告牌,但是給3元、5元和10元的紅包對我來說并沒有吸引力,所以我還沒有下載。
作為一個自我媒體(微信公眾號),識別真實性的需要可能比任何其他事情都更重要和緊迫。然而,區別的方法是看你自己、你的親戚和你的朋友,而不是自私的利益。你真的需要這種內容/產品/服務嗎?
我認為回到最基本的常識水平來檢查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03.自我媒體的強大驅動力是內容、產品和服務。
這只是內容的一個例子。無論何時,我們都必須相信好內容的力量。
好的內容是什么?那些讀得太多的人不一定是好內容。然而,如果閱讀量極低,基本上可以肯定內容不好。
一些在媒體工作的朋友經常說,"我的內容太好了,為什么沒人讀呢?"為什么它們不能變成爆炸?有些人被冒犯了,但是應該注意的是,這種自我評價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不可靠的。
移動通信有一些規則,比如精心修飾標題,比如用戶的情緒喚醒……但是,不要沉迷于此,記住一句話:你可以輕易欺騙用戶一次,但是很難欺騙用戶二次。
即使沒有欺騙,交流的成功也是極其難以復制的,這與用戶的興奮和衰減有關。
在我看來,好的自我媒體內容至少有兩個標準:
A.它應該足夠快,足夠好。
快速是指以小時為單位計算移動傳輸的峰值,上午的熱點可能在下午什么也沒有,如果來自媒體的熱點必須在幾個小時內釋放,但是快速遠遠不夠,甚至更好——這里指的是適合移動終端的深度或角度以及準確的呈現,而不是簡單的信息傳輸和簡單的視點列表——這個問題將被書寫機器人所取代;
它應該堅持相對穩定和美麗的價值觀。
人以群分不管你是否在媒體上播放,你實際上是在“打轉”。
從表面上看,好內容的兩個標準相當簡單,但不容易具體到需要日復一日地連續生產高質量內容的自我媒體。
如果沒有艱苦專業的訓練和積累的努力,你可能會爆發一次,再試一次?你知道米蒙和帕皮醬現在著火了嗎?你知道他們早年在豆瓣和天涯社區“太急于睡覺”嗎?
04.內容是自我媒體的強大驅動力,但純粹的內容幾乎沒有商業想象的空間,必須與產品和服務相結合。
另一方面,自我媒體的核心優勢是扁平化管理。在這方面,與李錢強“微信公眾訂閱號不應該被控制”的觀點有些不同。我不反對有一個領導者來控制媒體(包括訂閱號碼),但是領導者理解“快”和“好”。
當領導們有事情要找一個小編輯時,他們不能要求我迅速回復。我讓你審閱手稿,但你沒有回復幾分鐘或幾個小時/[/k10/,或者批評半天,但不能給出建設性的修改建議。這是99%的企業屬性自媒體(主要是指認為節省傳統媒體廣告費和公開號碼是完美宣傳的企業自媒體,而不是初創企業的新媒體)。目前,幾乎沒有根本原因說明他們能做得好。
如果我是一名自助媒體前線運營商,我夢想中的自助媒體領袖將是馬丁·克拉克(Martin Clark),世界最大新聞網站MailOnline的總編輯。他是什么人?
關于之前寫的細節:克拉克是個可怕的主編。在他顯然空無一人的辦公室里,桌子上有三電腦屏幕,這樣他就可以隨時監控郵件在線頁面上的新聞,瀏覽后臺數據,更改報告的標題和照片...
據《每日郵報》編輯稱,克拉克喜歡并適應網站新聞操作的“即時回應”模式,“一分鐘后你走出克拉克的辦公室,下一分鐘他就打翻了《每日郵報》的主頁。”
馬丁·克拉克
總之,自我媒體領導者必須至少具備兩種能力:
一、信息雷達上,他有一條鯊魚嗅到血腥味的信息,那就是高度興奮和快速攻擊;
第一線實際操作中,溝通環境的變化要求領導者理解“快”和“好”。
如果我們以微信公眾號為例,它是領導者應該做最好的排版,他們可能不熟練,但不做就不做。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將導致判斷失誤,增加大量的工作成本,這將使操作人員感到特別沮喪。
不要追求快速。
我見過并被問到的關于自我媒體的最多問題是:如何快速增加粉末?有趣的答案是:網上購物!
“了解你自己”——知道你做什么,你擅長什么,你能做什么,你不能做什么...堅持優勢最大化,盡力彌補不足,不要拖得太久,這是我能想到的捷徑。
每個人都花了4-5年才進入幼兒園。進入社會花了將近20年的時間。為什么人們認為做一個自我媒體(微信公眾號)在一兩天內會非常受歡迎,估計價值一千萬甚至超過一億?
我寫了一本日記,我非常喜歡一句話。我想再次與你分享:不要想太多,堅持為你的用戶制作高質量的內容;耐心和時間一直是我們嚴重低估的魔術師。
資料來源:套接字學院,感謝原作者:鄧晶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