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現阿里2.4億股救命:孫正義的軟銀集團出了什么問題
對于前日本首富孫正義來說,一旦遭遇經營困境,往往就會選擇出售阿里巴巴股票,來填補資金黑洞,今年第一季度軟銀集團巨虧230億美元,孫正義為了擺脫困境,又一次大規模套現阿里股票。
據《證券時報》報道,阿里巴巴大股東軟銀集團宣布,公司董事會同意結算至多2.42億份阿里巴巴美股,預計這筆交易總收益達4.6萬億日元,折合340億美元,持股比例降至14.6%。
軟銀的這個決定,也證實了上周五的市場傳聞,軟銀已將手上約三分之一的阿里股票,通過“預付遠期合約”形式抵押給高盛等華爾街大鱷,換取巨額現金,填補軟銀自身的巨額虧空,根據協議,軟銀本可以在兩年內選擇買回阿里股票,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出售。
事實上,很多機構早就預計,軟銀大概率不會買回這些阿里的股票了,主要是這筆投資獲利實在過于豐厚,孫正義此前也曾出售阿里股票“回血”,幫助孫正義擺脫困境。
軟銀表示,這批阿里股票的結算,將于2023年8月中開始,預計將于2023年9月底完成,結算過程不會導致抵押機構額外出售阿里股票,因為之前已經做了對沖處理。
軟銀的這番表態,主要是為了穩定阿里股價,不希望因為套現而導致阿里股價大跌,畢竟軟銀手上還有14.6%的阿里股份,依然還是重要股東。
截止今年7月,軟銀持有阿里23.9%的股權,并在董事會里占據一個席位。在此番之后,軟銀對阿里的持股比例跌破15%,并將退出阿里董事會,阿里的業績也將不再列入軟銀的財報,孫正義與馬云超過二十年的合作關系宣告結束。
一個細節是,軟銀這次出售的股票占阿里股份的9%,但卻帶來了340億美元的收益,考慮到阿里當下的市值不足2500億美元,這就意味著,軟銀是在阿里股票的高點位置進行的套現操作,當時阿里的市值還高達3700億美元,相當于阿里美股價格為144美元,不到股價最高點的一半,但比現價高了50%。
雖然沒有賣在阿里股價的高點上,但對于軟銀來說,所持有的阿里的股票,依然是最重要的救命稻草。軟銀2023財年第一季度財報就顯示,單季巨虧245億美元,這個虧損額已經接近去年的全年虧損額,2023財年軟銀巨虧了275美元。
在過去的5個季度,軟銀巨虧了超過500億美元,作為前日本首富的孫正義,也扛不住如此大的虧空。軟銀虧損原因主要是軟銀愿景基金所投資的一批科技股,包括商湯科技、貝殼找房、Wework等,股價都遭遇了暴跌,這樣的情況也使得孫正義必須套現阿里股票來回血。
軟銀投資阿里巴巴二十年獲利豐厚,正是孫正義決定套現阿里的重要因素。早在1999年,孫正義首次遇見馬云,就投資了2000萬美元,成為阿里最著名的早期投資人。此后幾年里,孫正義又多次追加投資,并在2005年幫助馬云收購了雅虎中國,軟銀也成為阿里的第二大股東,僅次于雅虎。
2023年9月,阿里在美國上市,軟銀的這筆投資獲利高達3000倍,孫正義也成為了當年的日本首富,阿里也成了軟銀最大的搖錢樹,多次讓軟銀死里逃生。2023年至今,每當軟銀遭遇到資金鏈困難,孫正義就會選擇套現阿里巴巴股票,2023年孫正義收購ARM,2023年遭遇疫情沖擊,2023年軟銀連續巨虧,均是如此操作。
軟銀表示,自從首次投資阿里以來,兩家公司已經建立了緊密的關系,在這次交易后雖然計算會計報表的方式發生了變化,但兩家公司仍將維持友好的關系。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