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資料顯示,在2023年也就是8年前的時候,國內累計的失信被執行人的總人數為9萬,對應同時期的信用卡發卡數量還不足3億。而截止去年以來,國內失信被執行人的數量飆漲176倍,達到1590萬人,而同期的信用卡等卡片的發卡數量也暴漲3倍直逼8億。

從數據表面看,這客觀反映了國內近些年強勁的經濟增速。可事實上也從側面反映出,現在的超前消費模式已經根深蒂固。就拿我們都知道的支付寶花唄為例,通過簡單的用戶注冊,再加上時間不等的數據沉淀,便能通過大數據來給任意用戶一個額度,而部分年輕人還會互相攀比額度的高低。

說實在的,螞蟻花唄能如此受歡迎,一方面跟其簡單操作的方式有關,另一方面也跟其創始人馬云有很大關系。想當初馬云創立支付寶不惜冒著坐牢的風險,讓很多人都感慨他的魄力,而在超前消費風氣的加持下,馬云也被戲稱為全天下最愿意借錢的人,而他的發聲很多時候也伴隨著金句的出現,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就是,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

如果沒有螞蟻的上市未果這檔事,編者相信馬云這句話一定會萬古流芳,廣為流傳。但是經過螞蟻上市被緊急喊停后,馬云的這句話已經過時了,因為眼下的局勢已經反轉,螞蟻方面不僅要被納入監管范疇,就連其核心資產花唄和借唄也要整改。

就在9月22日,支付寶花唄正式確認要進行調整,在調整過后,花唄將全面接入征信。其實有關花唄接入征信的新聞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但當這一天真的到來時,網友們還是把花唄送上了微博熱搜,足可見這件事對他們所產生的影響。要知道,花唄被納入監管,不僅僅只是意味著馬云改變銀行的話過時了,而且還引發了網友一連串的擔憂,后續可能存在的問題可能會越來越復雜。

根據部分用戶的反饋可知,花唄這次接入征信是全面性質的,跟去年的小批量內測有很大區別,最直觀的反映就是,如果不同意花唄接入征信,屆時花唄將無法正常使用。另根據花唄官方發布的聲明可知,得到用戶授權后,花唄將按月呈報用戶的額度支出和具體的還款數額,如果有逾期自然也會被記錄在案。

可問題復雜就復雜在這里,花唄一旦上征信,就猶如在征信系統中添加了一張信用卡的記錄表,只不過花唄這張記錄表跟真實的信用卡記錄表比起來,讓很多人平填了一些擔憂。有網友指出,花唄本質上屬于是小額貸款,而一旦小額貸款的筆數過多,將直接影響后續房貸和車貸的審批。不過也有網友認為,花唄也是促進消費的一種方式,使用者只要按時還款就不會有負面記錄,銀行在審批貸款時,主要看借款人的整體信用度。

實話實說,乍一聽網友的各種分析,編者心里一開始也沒有底,但是根據花唄官方的回應,銀行審批貸款主要考慮的是多頭借貸和過度借貸以及借貸逾期,正常使用是不會有問題的。